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
词典
1
分类词汇
17
共1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三绝
石刻
玉版
白板
勒石
勒碑
书刀
椠人
圭首
时牌
盖章
篆工
克石
斗纽
封金刊玉
《國語辭典》:
三绝(三絕)
拼音:
sān jué
1.三次断绝。比喻勤于诵读。《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宋。
苏轼
〈
夜梦
〉诗:「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2.三种卓越超绝的才能。《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书绝、痴绝。」《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分類:
三次
唐文
断绝
文宗
宋之问
梁元帝
戴逵
顾恺之
郑虔
门第
佛像
孔子
令文
李白
人物
织锦
文辞
文学
歌诗
刺绣
三人
维摩
京师
绝人
画图
羊昙
谢灵运
钟繇
挽歌
刻字
唐明皇
《國語辭典》:
石刻
拼音:
shí kè
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金。
元好问
济南杂诗
:「石刻烧残宴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分類:
石刻
刻有
文字
制品
图画
碑碣
石壁
刻字
字画
拓本
《國語辭典》:
玉版
拼音:
yù bǎn
1.古代刊刻文字的玉片。比喻贵重的书籍。《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
2.一种宣纸。质地光洁坚韧。也称为「玉版纸」。
3.南方人称淡乾的笋为「玉版笋」。
4.拍板的美称。《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恨煞池水清,空按红牙玉版,怜尔妾命薄。」
分類:
玉版
笋
冰块
光洁
击节
坚致
刻字
图形
拍板
宣纸
玉片
文字
象征
征祥
祥瑞
珍贵
盛德
典籍
预示
休咎
《國語辭典》:
玉版纸(玉版紙)
拼音:
yù bǎn zhǐ
一种宣纸。质地光洁坚韧。也称为「玉版」。
分類:
光洁
坚致
宣纸
黄庭坚
《漢語大詞典》:
玉版鱼(玉版魚)
鳣的别名。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鳞·鳣鱼
》
:“黄鱼、蜡鱼、玉版鱼……玉版,言其肉色也。”参见“ 玉版 ”。
《國語辭典》:
白板
拼音:
bái bǎn
1.麻将牌中牌面仅画一方形框,而无其他色彩或图案者,称为「白板」。也称为「白皮」。
2.一种药剂。能抑制中枢神经,商品名是「诺米那克斯」。药效力强,毒性低,易成瘾性,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青少年或有滥服,以代替取得不易的麻醉品。若服量过度将导致呼吸困难、发冷、休克甚至死亡。
3.一种黑板。以白色颜料制成,用奇异笔代替粉笔书写。也称为「非黑板」。
分類:
白板
不施
麻将牌
油漆
木板
刻字
字样
花纹
印章
用板
板书
诏敕
《國語辭典》:
勒石
拼音:
lè shí
在石上刻字。宋。
程颐
〈
明道先生墓表
〉:「勒石墓傍,以诏后人。」《红楼梦》第二三回:「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分類:
刻字
立碑
《国语辞典》:
勒碑
拼音:
lè bēi
刻字在碑石上。如:「古人对于重大事件往往勒碑为记。」
分类:
刻字
碑石
石上
《國語辭典》:
书刀(書刀)
拼音:
shū dāo
古时在竹木简上刻镂或削改所用的刀。《资治通鉴。卷六○。汉纪五十二。献帝初平二年》:「馥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
分類:
竹木
木简
简上
刻字
人称
《漢語大詞典》:
椠人(槧人)
(1).谓读书而有见识之人。 汉
扬雄
《法言·渊骞》
:“或问 萧 曹 ?曰:‘ 萧 也规, 曹 也随。’ 滕 、 灌 、 樊 、 酈 ?曰:‘侠介。’ 叔孙通 ?曰:‘槧人也。’” 李轨 注:“见事敏疾。”参阅 汪荣宝 义疏。
(2).刻字匠人。 宋
陈师道
《
后山诗话
》
:“余评 李白 诗如张乐於 洞庭 之野,无首无尾,不主常故,非墨工槧人所可拟议。” 清
平步青
《
霞外攟屑·斠书·经史百家简编
》
:“写官之不事事不足怪,校者何亦不一涉目,即付槧人登板?”
分類:
刻字
读书
匠人
有见识
《漢語大詞典》:
圭首
谓碑首凹处供刻字的部分。
《
隶续·碑图上
》
:“右 淳于长 碑。圭首之上有晕二重,自右周于左。”
《
隶续·碑图上
》
:“右义井碑,圭首在右额之上,有晕一重。” 清
王芑孙
《碑版文广例》
卷六:“其碑首或刻螭虎龙雀以为饰,就刳其中为圭首。或无他饰,直为圭首。方钝圆楕不一。其制,圭首有字谓之额。”
分類:
刻字
《漢語大詞典》:
时牌(時牌)
揭报时辰的牙牌。以象牙为质,刻字填金。其牌有七,自卯至酉七时用之。
《
宋史·律历志三
》
:“国朝復挈壶之职,专司辰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
分類:
报时
时辰
牙牌
象牙
为质
刻字
《國語辭典》:
盖章(蓋章)
拼音:
gài zhāng
盖图章。如:「这份契约书要签名、盖章。」也作「盖戮儿」。
分類:
盖章
图案
上印
印章
刻字
印记
检验
批准
《漢語大詞典》:
篆工
刻字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例如:又谋诸篆工。——
明
·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篇》
分類:
刻字
工匠
篆体
《漢語大詞典》:
克石(剋石)
刻石。在碑石上刻字。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
:“坛广十二丈,高三尺,阶三等。必於其上,示增高也,剋石纪号,著己绩也。”
分類:
刻石
碑石
石上
刻字
《漢語大詞典》:
斗纽(斗紐)
印章刻字的一端为印斗,上端印鼻称纽。斗纽,泛指印章。 清
袁枚
《
随园诗话
》
卷五:“ 高 珍藏 卫青 印一方,临终,赠 陕 中 刘介石 刺史。斗纽方寸,篆法虽佳,而玉已经火炙,余见之,颇不当意。”
分類:
印章
刻字
一端
上端
《漢語大詞典》:
封金刊玉
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北齐书·樊逊传
》
:“往帝前王非唯一姓,封金刊玉亿有餘人。”
分類:
时帝
帝王
王封
封禅
玉版
刻字
涂金
系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