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覆前戒后
抚今悼昔
数往知来
视若无睹
睫眸
《漢語大詞典》:覆前戒后(覆前戒後)
前事败坏,足为后事鉴戒。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虑危。”
《漢語大詞典》:抚今悼昔(撫今悼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明 陈子龙 《张邵阳诔》:“抚今悼昔,愴然悲鸣。” 清 孙枝蔚 《甲申述忧》序:“忧圣危明,天应有意;抚今悼昔,臣敢无言。”亦作“ 抚今痛昔 ”、“ 抚今追昔 ”、“ 抚今思昔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感惠忘讐,抚今痛昔。” 清 周亮工 《题菊帖后》:“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 谭作民 《丁未黄海舟中感赋》:“血雨腥风扑面来,抚今思昔更徘徊。”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然而又因此看见世态的炎凉,人生的苦乐,于是真的有些抚今追昔,‘缠绵悱恻’起来。”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國語辭典》:数往知来(數往知來)  拼音:shǔ wǎng zhī lái
语本《易经。说卦》:「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指根据已过去的事来推测,就可预知未来。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洪武中,朝廷访求通晓历数,数往知来,试无不验者,必封侯,食禄千五百石。」
《國語辭典》:视若无睹(視若無睹)  拼音:shì ruò wú dǔ
语本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谓当作没看见一般。形容对事物毫不注意。也作「视而不见」。
《漢語大詞典》:睫眸
睫毛和眼珠。比喻眼前事理。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一义之发,邇于睫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