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席维门
  
曲逆车
 
柴门车辙
 
无车辙
 
穷巷回车辙
 
老人骖驭往
 
辙迹陈巷
   
门前车辙
 
门无车辙
  
陈巷车音

相关人物
陈平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简释

长者车:咏贫寒而有才者。唐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例句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李峤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王缙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典故
前覆辙
  
覆前车
   
蹈前车


《荀子·成相篇》~579~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韩诗外传》卷五~26~
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诗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例句

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覆车世不悟,秦氏兴阿房。 吴筠 览古十四首之三

覆车虽在前,润屋何曾惧。 王贞白 洛阳道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薛据 古兴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郑谷 渭阳楼闲望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韩偓 有瞩

《漢語大詞典》:前车(前車)
见“ 前车之鉴 ”。
分類:前车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为后人借镜的失败经验或教训。如:「把上次失败当作前车之鉴,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了。」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借镜。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镜花缘》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国语辞典》:前车覆,后车戒(前车覆,后车戒)  拼音:qián jū fù,hòu jū jiè
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可引为戒。比喻先前的失败经验,可作为以后的教训。汉。贾谊《新书。卷五。连语》:「周谚曰:『前车覆而后车戒。』今前车已覆矣,而后车不知戒,不可不察也。」也作「后车之戒」、「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國語辭典》:前车可鉴(前車可鑒)  拼音:qián jū kě jiàn
先前的失败经验,可作为日后的教训。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清史稿。卷三七一。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为后人借镜的失败经验或教训。如:「把上次失败当作前车之鉴,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了。」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借镜。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镜花缘》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为后人借镜的失败经验或教训。如:「把上次失败当作前车之鉴,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了。」
《國語辭典》:前车之鉴(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败,可作为后人的借镜。参见「前车覆,后车戒」条。《镜花缘》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阳衍、章芹、文萁、文菘四个尸首送到文营,并劝文芸、章荭『早早收兵;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经办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国民心涣散,以后再要筹款,人人有前车之鉴,不得不视为畏途。」
《漢語大詞典》:前辙(前轍)
(1).以前车轮压出的痕迹。喻以前的错误或教训。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下论:“自 宋 受 晋 终, 马氏 遂为废姓, 齐 受 宋 禪, 刘 宗尽见诛夷, 梁武 革 齐 ,弗取前辙, 子恪 兄弟,并皆録用。” 明 徐渭 《奉答冯宗师书》:“如以为 魏公 既作法象章,又作圆三五章,则重复之病,不犯前辙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王:“由是立改前辙,遂称贤淑。”
(2).喻指前人的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虽復道极数殫,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漢語大詞典》:往辙(往轍)
前车之辙。喻成规。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通敌实出权宜疏》:“歷阶决事,应变无穷,不必更泥往辙,使敌谓 秦 无人耳。”
分類:前车成规
《漢語大詞典》:套绳
牧民套牲口用的长绳,一端有一个活套
带有钩子和套索钉的绳子,主要用于牵引炮车或把它系在前车上
《国语辞典》:覆车当戒(覆车当戒)  拼音:fù chē dāng jiè
前车翻覆,后车引以为戒。比喻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宜鉴前,曰覆车当戒。」
《国语辞典》:行车距离(行车距离)  拼音:xíng chē jù lí
车辆在同一车道上行驶时,后车对于前车所应保持的空间距离。距离长短与行车速度成正比的关系,故无固定标准。
《国语辞典》: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拼音:ān quán jù lí
行驶在同一车道上的车辆,后车为避免与前车首尾相撞所采取之适当行车距离。
《漢語大詞典》:前危后则(前危後則)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资治通鉴·晋孝武太元三年:“ 秦王 坚 与羣臣饮酒,以祕书监 朱肜 为正,人以极醉为限。秘书侍郎 赵整 作《酒德之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 妙识, 仪狄 先知。 紂 丧 殷 邦, 桀 倾 夏 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坚 大悦,命 整 书之以为酒戒,自是宴羣臣,礼饮而已。” 胡三省 注:“前危后则,谓前人之危,后人之法则也。”
《漢語大詞典》:席门穷巷(席門窮巷)
亦作“ 席门蓬巷 ”。 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唐 王勃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佇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分類:所居简陋
《漢語大詞典》:长者车(長者車)
见“ 长者辙 ”。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陈巷(陳巷)
见“ 陈家巷 ”。
《漢語大詞典》:陈家巷(陳家巷)
汉 丞相 陈平 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 唐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 陈 家巷,诗书 孟子 邻。”亦省称“ 陈巷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郄 堂流桂影, 陈 巷集车音。”
《國語辭典》:覆车(覆車)  拼音:fù chē
1.翻车。比喻事情败坏。《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甘茂》:「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南朝宋。裴骃。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2.比喻失败的教训。《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翟酺》:「然禄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重寻,宁无摧折。」宋。司马光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诗:「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3.捕鸟工具。《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说郛。卷一○七。解鸟语经》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宣谓吏曰:『前有覆车,此雀相随欲往食。』行数里,果有覆车。」
《國語辭典》:覆辙(覆轍)  拼音:fù chè
翻过车的道路。比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足为后人鉴戒。如:「重蹈覆辙」。《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寇迫而不彻䌽山,恐妨行乐。此宣和之覆辙可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