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1,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功深
小功
同功
新功
建功
功曹
九功
功过
功赏
功劳
一功
功状
赏功
言功
边功
《国语辞典》:功深  拼音:gōng shēn
巨大的功劳、功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故以痛深衣冠,悲缠教义,岂非功深砥砺,道迈舟航?」
《國語辭典》:小功  拼音:xiǎo gōng
1.用熟布做成的丧服。为服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兄弟之妻等丧时所穿,时间为五个月。《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论丧之有轻重,九月为大功,五月为小功,言服之有等伦。」也称为「小红」。
2.一种学校、机关团体对有功人员的奖励。如:「他此次表现不错,记乙次小功!」
《漢語大詞典》:同功
(1).谓功用相同;功效相同。易·繫辞下:“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列子·汤问:“ 穆王 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淮南子·人间训》:“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
(2).指功力相当。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原道》等篇,固为醇正,其《送浮屠文畅》一序,真与孟子同功。”
《漢語大詞典》:新功
(1).新立的功勋。《素书》:“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2).新的成效。 宋 陆游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 清 陈衍 《元诗纪事·方回》:“醉若山頽无旧侣,坐如泥塑有新功。”
《国语辞典》:建功  拼音:jiàn gōng
立功。《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薛仁贵征辽事略》:「托陛下洪福,累次建功。」
分类:建功立功
《國語辭典》:功曹  拼音:gōng cáo
职官名。负责选署功劳工作。汉代有功曹吏,为郡属吏,北齐以后多称功曹参军,至宋代时废除。《西游记》第一五回:「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轮流值日听候。」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称六府、三事为九功,是养民、教民的九项事功。《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
2.周代时九种职业所应缴交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唐。贾公彦。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
《國語辭典》:功过(功過)  拼音:gōng guò
功劳和过错。如:「评察功过,再作赏罚,才是用人之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使君纵然行善,只好功过相酬耳,恐不能获福也。」
《漢語大詞典》:功赏(功賞)
立功的奖赏。史记·秦本纪:“ 孝公 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汉书·宣帝纪:“故丞相 安平侯 敞 等居住守职,与大将军 光 、车骑将军 安世 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宣德郎 李伟 輒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復 大河 ,力排众议,侥倖万一,私覬功赏。”
分類:立功奖赏
《國語辭典》:功劳(功勞)  拼音:gōng láo
功绩勋劳。《荀子。王制》:「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儒林外史》第四○回:「但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了。」
《骈字类编》:一功
晋书刘琨传疏曰臣前表上闻敢缘愚款乞奉先朝之班苟存偏师之职赦其三败之愆收其一功之用
《漢語大詞典》:功状(功狀)
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刺史 臧旻 列上功状,詔书除 坚盐瀆 丞。”新五代史·杂传·段凝:“ 凝 与 彦章 各自上其功, 巖 从中匿 彦章 功状,悉归其功於 凝 。” 元 揭傒斯 《重建济州会源牐碑》:“明年春二月,具功状,遣其属 孟思敬 ,至京师请文勒石。”
《漢語大詞典》:赏功(賞功)
赏赐有功者。韩非子·难二:“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以为圣王作制,百代同风,褒德赏功,有自来矣。”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天王的,天王的,分茅赏功。微臣的,微臣的,咸叨宠荣。”《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羣臣皆曰:‘大王赏功酬劳,此霸王之事也。’”
分類:赏赐
《漢語大詞典》: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分類:陈述功绩
《漢語大詞典》:边功(邊功)
(1).指守卫、开拓或治理边疆所立下的功勋。 唐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 汉 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水浒传》第二回:“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在 安 史 乱前是强大国, 唐玄宗 又是爱好边功的皇帝,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2).犹边事。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赞:“ 龟 习边功, 参 起徒中。” 明 袁宏道 《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 江 淮 陆地生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