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微波食品  拼音:wéi bō shí pǐn
一种即食性食品。消费者仅须将已调理好的冷藏食品直接以微波炉加热后,即可食用。如:「国内外食人口正逐年增加,而微波食品正可成为他们另一种消费选择。」
《国语辞典》:脱蜡(脱蜡)  拼音:tuō là
1.经过蜡染的布料,必须经过热处理的手续,以除去布料上所沾染的蜡油。
2.制造金属工艺品时,利用蜡所具有的高度可塑性与加热溶解特性,先制蜡模而后脱去,可翻铸出各种金属形体,称为「脱蜡」。也称为「脱蜡灌铸法」。
《国语辞典》:硬钢(硬钢)  拼音:yìng gāng
钢质中含碳量较多的称为「硬钢」。可用加热方式反覆处理以调节硬度。
《国语辞典》:乾燥箱  拼音:gān zào xiāng
以通风、加热、放置乾燥剂等方式,除去物品中多馀水分,或保持物品乾燥的密闭装置。
《国语辞典》:氮化法  拼音:dàn huà fǎ
一种使钢表面硬化的方法。将钢件浸入加热的氮内,使氮渗入钢的表面成氮化铁,以增加硬度。
《国语辞典》:发烟剂(发烟剂)  拼音:fā yān jì
可以产生大量烟雾的化学药品。如四氯化碳与锌粉加热时产生白烟;四氯化钛在空气中或与水接触时,氨气与盐酸气接触时亦同。
《国语辞典》:芬兰浴(芬兰浴)  拼音:fēn lán yù
一种用水冲击加热的石子,以产生蒸气的沐浴方式。源于乌克兰一带。进行的方式是浴者坐在瀰漫的蒸气中,以木棒拍打皮肤变红后,再跳入冷水中,如此反覆进行。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松弛精神的作用。
《国语辞典》:电热器(电热器)  拼音:diàn rè qì
以电为能源,将电流通过电热元件的功率转换为热能的加热器具。
《国语辞典》:碌粥  拼音:lù zhōu
一种广东粥的做法。先把煮好的白粥加热,然后把薄切原料(如肉片、腰片、鱼片等)与配料、调味料加入,烫熟后起锅,称为「碌粥」。
分类:做法加热
《国语辞典》:烤漆  拼音:kǎo qī
加热后乾燥而固化的涂料。密著性高,可增加物体硬度。如:「汽车上了多层的烤漆后,不但增加美观,而且维护车体。」
《国语辞典》:苦土  拼音:kǔ tǔ
氧化镁。一种加热亦不会熔化的白色粉末,冷却后如玻璃状,耐热强,可作医药用及制作锅子及电炉的内部。
《国语辞典》:快锅(快锅)  拼音:kuài guō
即利用加热后产生的气体高压,使食物快熟的钢锅。是一种能用锅盖密封的锅具。透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升高的原理,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也称为「压力锅」。
《国语辞典》:蜡画(蜡画)  拼音:là huà
一种绘画表现的技法。以加热熔解的蜂蜡混合颜料,在木板、象牙或大理石上描绘,再用加热工具烘烤绘画表面,使笔触或刮刀痕迹熔为均匀的薄膜。相传起源于希腊,起初多用于建筑的彩色,后始为绘画广泛使用。现代蜡画法除加热方法更加复杂外,蜂腊则改为树脂,布画上则改用油。
《国语辞典》:沏油  拼音:qū yóu
把花椒放在油里加热,然后倒在菜肴上,称为「沏油」。
《国语辞典》:热泵(热泵)  拼音:rè bèng
一种高效率加热装置,可将能量由低温处送到高温处。热泵所能提供给高温处的能量为热泵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与从低温处所取得的能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