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恶迹(惡跡)
劣迹。做过的坏事。太平广记卷一三三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皆称实知 王公直 埋蚕,别无恶跡。”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金 某恶跡多端,罪难末减。” 王统照 《沉思》:“他来缠我,我只是不见他,他反在社会上给我散布些恶迹的谣言。”
分類:劣迹坏事
《漢語大詞典》:逆迹
犹劣迹。罪恶的行迹。 郭沫若 《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他的罪恶书不胜书,我现在只把他三月二十三日在 安庆 屠杀党员、屠杀民众的最近的逆迹向我们的同志及各界民众公布。”
《漢語大詞典》:舋迹
罪行,劣迹。《陈书·到仲举传》:“二三舋迹,彰於朝野,反道背德,事骇闻见。”
分類:罪行劣迹
《国语辞典》:父为子隐(父为子隐)  拼音:fù wèi zǐ yǐn
父亲为儿子隐瞒劣迹。《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彼各都忍了也波哥,因此上父为子隐,上下家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