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动土(動土)  拼音:dòng tǔ
挖地。指开始建筑。《文明小史》第二回:「就是他们在那里动土,倘有一长半短,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
《國語辭典》:太岁头上动土(太歲頭上動土)  拼音: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古时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方,不宜动土兴建。故用以比喻触犯有权势或凶恶的人。《水浒传》第三二回:「你这鸟头陀要和我厮打,正是来太岁头上动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那里面的大和尚手面极阔,很认得些京里的王爷贝子爷,就是在济南城里,也就横行得极,没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
《國語辭典》:太岁(太歲)  拼音:tài suì
1.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所假定的岁星。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并分别予以命名,而岁星(即木星)由西向东绕日运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为岁名,但岁星的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假岁星,称之为「太岁」。
2.术数用语。指太岁之神,命学上以太岁为百神之主,尊贵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兴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汉。王𠘺《论衡。难岁》:「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称为「青龙」。
3.比喻凶恶的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水浒传》第二六回:「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
《漢語大詞典》:泰山头上动土(泰山頭上動土)
比喻胆大包天。 夏衍 《秋瑾传》序幕:“ 黄七虎 本来已经够霸了,今年进了教,你还能跟他拗?知县老爷也得让他三分,你算得什么?真是 泰山 头上动土!”
分類:序幕
《国语辞典》:打墙也是动土(打墙也是动土)  拼音:dǎ qiáng yě shì dòng tǔ
既然已经做了,乾脆就大做一番。如:「打墙也是动土,只好一不做,二不休,把问题澈底解决算了。」《红楼梦》第二九回:「凤姐儿又说:『打墙也是动土,已经惊动了人,今儿乐得还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