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鞭毛藻  拼音:biān máo zǎo
生长在海中或淡水里的藻类,是介于动植物间的生物,有些含有叶绿素。以鞭毛作为运动器官,能游动。行细胞分裂的无性繁殖。如裸藻等。
《国语辞典》:保护区(保护区)  拼音:bǎo hù qū
为保护动植物、地形、自然环境或维持现况而划定的地区。区内土地及有关资源不得作高度的人为使用。
《国语辞典》:寄生物  拼音:jì shēng wù
寄生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外,从其寄主获取有机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生物。
《国语辞典》:发生学(发生学)  拼音:fā shēng xué
以动植物从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组织分化、成长、器官形成、成熟等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一般是指动植物个体的发生而言。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就有数个胚胎发生的论说。显微镜发达以后,近代发生学也跟著快速进步。
《國語辭典》:组织液(組織液)  拼音:zǔ zhī yè
在大多数的动物体内,充满于各细胞间之空隙的流体。英文为interstitial fluid或tissue fluid。
《漢語大詞典》:组织学(組織學)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来研究人体或动植物体各组织的构造的科学。
《国语辞典》:裸藻  拼音:luǒ zǎo
一种藻类,兼有动植物双方的特徵。其含叶绿素,能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能游动,也能感光,且无细胞壁。
《国语辞典》:角质层(角质层)  拼音:jiǎo zhí céng
动植物表皮细胞外壁表面,由角质所形成的一层硬膜。具有防止组织内水分散失,保护内部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别息
谓分辨不同季节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情况。管子·幼官:“戒审四时以别息。” 尹知章 注:“息,生也。四时生物各有不同,故须别之。”
《漢語大詞典》:成活率
动植物成活的百分比。
《國語辭典》:抗菌素  拼音:kàng jùn sù
由微生物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或杀死病菌,多用来治疗感染症,常用的有青黴素、金黴素等。也称为「抗生素」。
《漢語大詞典》:角质(角質)
某些动植物体表皮的一层组织,质地坚韧,由壳质、石灰质等构成,具有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蠼螋》:“尾端有角质之附属器,作鋏子状,迫之,则泄毒液以自保护。”
《國語辭典》:类固醇(類固醇)  拼音:lèi gù chún
一种多环脂质,因其化学结构与性质类似胆固醇,故称为「类固醇」。种类很多可由动、植物中提取,亦可由人工合成。人体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如性荷尔蒙、胆酸、类固醇激素等皆属之。合成的类固醇药物,有抗发炎和抑制过敏的效果,但如长期大量使用,其累积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月亮脸、免疫机能降低,及引起心理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