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乱石似羊
 
仙人拥石
 
初平期
 
初平羊
 
初平群羊
 
动石为羊
 
叱起
 
问羊初平在
 
问羊到金华
 
寻初平
 
慕初平
  
牧羊金华
 
白羊
 
童子驱石
 
羊起
 
群羊化石
 
金华牧羊
  
金华羽士
 
鞭石仙人
 
驱石不成羊
 
驱羊动石

相关人物
黄初平(赤松子)


《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黄初平〉
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简释

金华牧羊儿: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例句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李白 古风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杜牧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王绩 游仙四首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苏味道 咏石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漢語大詞典》:牧羊儿(牧羊兒)
(1).借称世外之人。典出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 黄初平 十五岁时牧羊山中,有道士带他到 金华山 石室里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问之。道士说:“ 金华山 中有一牧羊儿,姓 黄 名 初平 ,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问他羊何在,他说近在山东。哥哥去看时,只看到白石头, 初平 叫一声:“羊起!”石头都变成羊,有几万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宋 杨万里 《饮酒》诗:“我本非搢绅, 金华 牧羊儿。”
(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 晋 兵屡败, 太祖 忧窘,不知所为。大将 李存信 等劝 太祖 亡入北边,以图再举。 太祖 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
(3).指 秦 末 项梁 所立之 楚怀王 孙 心 。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漢語大詞典》:金华仙伯(金華仙伯)
宋 黄庭坚 的别称。 宋 陈师道 《题画李白真》诗:“ 金华仙伯 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模。”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復斋漫録》云:‘ 无己 呼 山谷 为 金华仙伯 …… 苏养直 诗亦云:“但见 金华仙伯 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分類:黄庭坚
《漢語大詞典》:金华牧羊儿(金華牧羊兒)
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初平 。亦称 赤松子 。因其牧羊遇仙而出世修炼,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