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劝力(勸力)
(1).谓鼓劲用力。《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2).指努力,勉力。《淮南子·要略》:“知人间而不知修务,则无以使学者劝力。”
分類:努力勉力
《國語辭典》:蠠没(蠠沒)  拼音:mì mò
勉励。《尔雅。释诂》:「亹亹、蠠没、孟、敦、勖、钊、茂、劭、勔,勉也。」
《漢語大詞典》:蹩蹩
(1).努力;尽其心力。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暨乎蹩蹩为仁,跂跂为义,鸿臚传小儒之具,缄縢为大盗之术。”
(2).缓步行走貌。 清 陈贞慧 《书事七则·书甲子会推》:“明日, 繆西溪 太史一蹇乘蹩蹩来。”
《國語辭典》:加劲(加勁)  拼音:jiā jìn
更加努力。如:「为达到营运目标,并超越对手,请加劲工作」。
《漢語大詞典》:俛僶
努力;勉力。 唐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二十六韵见赠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诗:“从容就中道,俛僶来保釐。”
分類:努力勉力
《國語辭典》:巴结(巴結)  拼音:bā jie
1.奉承、攀附。《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因当初是恋著为官,所以不得不仰顺朝廷,巴结外国。」《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巴结上司,好谋升转。」也作「巴劫」、「把结」。
2.勉强。《红楼梦》第六四回:「若说一二百,奴才还可巴结;这五六百,奴才一时那里办得来。」
3.努力、勤奋。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也作「巴劫」。
《漢語大詞典》:着志
用心;努力。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楔子:“二兄弟好生在家侍奉母亲,三兄弟在家着志攻书。”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孩儿,此一去只愿你着志者。”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孩儿也,你着志者。”
分類:用心努力
《漢語大詞典》:巴拮
努力;勤奋。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书表》:“咳,做官的人巴拮得有些出息,有些起色,自然高兴。”参见“ 巴结 ”。
分類:努力勤奋
《國語辭典》:巴结(巴結)  拼音:bā jie
1.奉承、攀附。《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因当初是恋著为官,所以不得不仰顺朝廷,巴结外国。」《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巴结上司,好谋升转。」也作「巴劫」、「把结」。
2.勉强。《红楼梦》第六四回:「若说一二百,奴才还可巴结;这五六百,奴才一时那里办得来。」
3.努力、勤奋。元。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曲:「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也作「巴劫」。
《漢語大詞典》:黾敏(黽敏)
努力;尽力。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微窥今日通国人心,于此数者之图谋,其黽敏固以无踰于七月十三日以前,则又何也?”
分類:努力尽力
《高级汉语词典》:勤劳
勤劳
分类:勤劳
《國語辭典》:力行  拼音:lì xíng
竭力实践,勉力去做。《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申公》:「为治者不在多语,顾力行何如耳。」
《國語辭典》:事功  拼音:shì gōng
功绩、功劳。《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牵招传》:「而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绩,继招后,在辽东又有事功云。」
《國語辭典》:进取(進取)  拼音:jìn qǔ
奋发向上,求取进步。如:「乐观进取」。《孟子。尽心下》:「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國語辭典》:力学(力學)  拼音:lì xué
1.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与现象的学科。
2.努力学习。如:「他力学不辍,终于拿到博士学位。」
《國語辭典》:自强(自強)  拼音:zì qiáng
自己奋发图强。《文选。潘岳。西征赋》:「励疲钝以临朝,勖自强而不息。」《文明小史》第四○回:「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时不敢动手,不好不从种族上自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