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劳工(勞工)  拼音:láo gōng
受雇从事劳动工作,以换取工资的人。
《国语辞典》:泰国劳工(泰国劳工)  拼音:tài guó láo gōng
由泰国引进国内从事劳动业的工人。因应国内人力成本上涨,政府于西元1992年通过《就业服务法》,开放民间产业向主管机关申请,引进薪资较低的泰国劳工等外籍劳工,供业界聘用,以减少成本支出。
《国语辞典》:劳工团体(劳工团体)  拼音:láo gōng tuán tǐ
以维护劳工权益为主要诉求的社会团体。
《国语辞典》:劳工问题(劳工问题)  拼音:láo gōng wèn tí
有关劳动者权益的各项议题,如就业、失业、工时、工资、休假等。
《国语辞典》:劳工运动(劳工运动)  拼音:láo gōng yùn dòng
以保障劳工权益、增进劳工福利为主要诉求而发起的集体行动。简称「工运」。
《国语辞典》:劳工政策(劳工政策)  拼音:láo gōng zhèng cè
政府就劳动者权益相关事务而制定的各种政策。
《国语辞典》:劳工立法(劳工立法)  拼音:láo gōng lì fǎ
为保障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和谐,及确保就业安全等所制定的各项法律。
《国语辞典》:劳工教育(劳工教育)  拼音:láo gōng jiào yù
为增进劳工生活知识、发挥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工会干部等所实施的教育。范围包括知能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工会教育四种。
《国语辞典》:劳工管理(劳工管理)  拼音:láo gōng guǎn lǐ
工商业为提升劳工的工作效率,以达成企业经营的目标,对劳工的选用、训练、薪资、考核、奖惩等所做的相关业务管理。
《国语辞典》:劳工福利(劳工福利)  拼音:láo gōng fú lì
政府、业主或工会为改善劳工生活、增进劳工福祉所采取的各项福利措施。
《国语辞典》:劳工法庭(劳工法庭)  拼音:láo gōng fǎ tíng
依《劳资争议处理法》规定,为审理权利事项之劳资争议,必要时应设劳工法庭。惟依据《劳动事件法》,自西元2020年1月1日起,为处理劳动事件,各级法院应设立劳动专业法庭,简称为「劳动法庭」。
《国语辞典》:劳工基本权(劳工基本权)  拼音:láo gōng jī běn quán
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存,而由宪法所制定的劳工基本权利。其具体内容因国而异,通常包括工作权、团结权、团体交涉权、争议权等。
《国语辞典》: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行政院劳工委员会)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láo gōng wěi yuán huì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于民国七十六年八月一日成立,旨在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保障劳工权益,增进劳工福祉,及推展各项劳工行政等工作。设有劳资关系、劳工保险、劳工安全卫生等处,及职业训练局、劳工保险局等附属机关。缩称为「劳委会」。
《国语辞典》: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  拼音:guó jì láo gōng zǔ zhī
西元一九一九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政府、雇主、劳工三方代表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原始的联合国成员国与承认该组织章程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三分之二表决通过的国家,均可加入。该组织以维持社会正义为宗旨,保障劳工的工作权与合理劳动条件。
《国语辞典》:国际劳工联盟(国际劳工联盟)  拼音:guó jì láo gōng lián méng
根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所组成的劳工阶级组织。有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相继成立。至西元一九四三年第三国际的瓦解,此组织才真正的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