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劳神(勞神)  拼音:láo shén
1.耗费心神。《儒林外史》第三四回:「知县看这般光景,不好久坐,说道:『弟且别了先生,恐怕劳神。』」《红楼梦》第九七回:「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
2.请人帮忙做事的客套话。如:「烦请劳神,替我照顾一下孩子。」
《國語辭典》:告劳(告勞)  拼音:gào láo
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劳苦。如:「这是我应该做的,不敢告劳。」
《國語辭典》:劳民(勞民)  拼音:láo mín
1.役使人民。如:「劳民伤财」。《论语。子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2.劳苦的人民。《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百姓疲悴,困于徵发。庶望群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
《漢語大詞典》:忘劳(忘勞)
不感觉劳苦;不知疲倦。礼记·祭义:“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郑玄 注:“思父母之慈爱,已而自忘己之劳苦。”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 文远 説经,徧举先儒异论,分明是非,乃出新意以折衷,听者忘劳。”
《漢語大詞典》:顶踵(頂踵)
(1).头顶与足踵。借指全躯。 唐 黄滔 《杨状头》:“将克周於顶踵,俾无失於毫釐。” 傅敷 《感怀》诗之一:“从知顶踵能人利,安用形骸与世违?”
(2).孟子·尽心上:“ 墨子 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后因以“顶踵”谓不顾身体,不畏劳苦,尽力报效。 宋 范成大 《初赴明州》诗:“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封神演义》第二二回:“ 昌 ( 姬昌 )有罪 商 都,蒙圣恩覊而不杀。虽七载之囚,正天子浩荡洪恩;虽顶踵亦不能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 九郎 惊曰:‘两世之交,但可自效,顶踵所不敢惜,何忽作此态向人?’”
《國語辭典》:拮据  拼音:jié jū
1.辛劳操持。《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2.境况窘迫,尤指经济困难而言。《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手头不济,诸事拮据。」
《漢語大詞典》:暂劳(暫勞)
(1).一时的劳苦。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久忧为厚乐之本,暂劳为永逸之始。”晋书·王羲之传:“暂劳之弊,终获永逸。”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臣闻求贤暂劳,垂拱永逸。”
(2).见“ 暂劳永逸 ”。
分類:一时劳苦
《國語辭典》:暂劳永逸(暫勞永逸)  拼音:zhàn láo yǒng yì
付出一时的劳苦,换取长久的安逸。《文选。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晋。司马孚〈造沁口石门表〉:「经国之谋,暂劳永逸。」
《國語辭典》:疲劳(疲勞)  拼音:pí láo
1.脑力、肌肉或其他器官因过度消耗而机能反应减弱。《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也作「罢劳」。
2.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的反应。如:「金属疲劳」。
《漢語大詞典》:劳扰(勞擾)
(1).劳苦烦扰。后汉书·左雄传:“自是选代交互,令长月易,迎新送旧,劳扰无已。”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孝武 后,徵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臺使,自此公役劳扰。”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求闲》:“世之閒人,反劳扰以求多事,不亦愚哉?”
(2).烦劳打扰。 庞瑞垠 《东平之死》:“为自己的事,委实不便去劳扰,唯有压着性子再等。”
《國語辭典》:促促  拼音:cù cù
1.短暂、匆促的样子。晋。陆机〈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2.忙碌困迫的样子。唐。李益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诗:「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宋。徐照促促词:「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
《國語辭典》:赪尾(赬尾)  拼音:chēng wěi
鱼疲劳则尾呈赤色。语出《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后用以比喻人民受困于虐政。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
《國語辭典》:积劳(積勞)  拼音:jī láo
1.累积功劳。《管子。八观》:「功多为上,禄赏为下,则积劳之臣,不务尽力。」
2.形容劳累过度。《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
《漢語大詞典》:疲曳
(1).衰老疲困。后汉书·冯衍传下:“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 李贤 注:“曳,犹顿也。” 宋 王安石 《乞退表》:“况于疲曳,加以瞀昏,若由昧冒而无惭,其必颠隮而不救。”
(2).指衰弱困顿。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我行感衰疾,腰脚增疲曳。”
(3).劳苦困顿。《晋书·王述传》:“又 江州 当泝流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疲曳道路。”《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如此,非特我兵趋疾疲曳,有堕贼掩伏之虞,彼又将分兵擣虚以袭我矣。”
《漢語大詞典》:勤身
劳苦其身,谓努力于职事以致身体劳苦。国语·晋语七:“ 文子 勤身以定诸侯,至於今是赖。”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 怙 同师。勤身鋭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漢語大詞典》:苦身
谓劳苦其躯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吴 既赦 越 , 越王 句践 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后汉书·袁閎传:“少励操行,苦身脩节。”
分類:劳苦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