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绳劾(繩劾)
弹劾;纠正。北齐书·卢勇传:“ 琅邪公主 虚僦千餘车, 勇 绳劾之。”新唐书·张仲方传:“已而禁军横,多挠政, 仲方 势笮,不能有所绳劾。”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九:“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闕,悉皆入对……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劾。”
分類:弹劾纠正
《韵府拾遗 职韵》:坐劾
五代史安重诲传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马瘠而多毙坐劾当死重诲谏曰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令方因得减死
《骈字类编》:阴劾(阴劾)
唐书刘伯刍传伯刍召拜右补阙迁主客员外郎数过友家饮噱为韦执谊阴劾贬虔州参军
《國語辭典》:劾系(劾繫)  拼音:hé xì
弹劾过失并加以拘禁。《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
《漢語大詞典》:劾验(劾驗)
审理查验。新唐书·张弘靖传:“ 武元衡 遇害,贼未得, 王承宗 邸廝卒 张晏 被告,詔付御史臺劾验,有状。”
分類:审理查验
《漢語大詞典》:诋劾(詆劾)
诋毁弹劾。后汉书·陈忠传:“及 騭 等败,众庶多怨之,而 忠 数上疏陷成其恶,遂詆劾大司农 朱宠 。”宋书·五行志四:“是时平 吴 后, 王濬 为元功,而詆劾妄加; 荀 贾 为无谋,而并蒙重赏。”
分類:诋毁弹劾
《漢語大詞典》:露劾
上奏章公开弹劾。新唐书·陈叔达传:“后闺薄污慢,为有司露劾。”宋史·邹浩传:“ 章惇 独相用事,威虐震赫, 浩 所言每触 惇 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
《漢語大詞典》:禁劾
(1).监禁问罪。 晋 潘岳 《马汧督诔》:“而 雍州 从事忌 敦 勋効,极推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宜解 敦 禁劾,假授。”
(2).犹克制,制约。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符籙之用,充志壹神以通驭万灵,禁劾百物。”
《高级汉语词典》:鞠劾
断狱问罪
《漢語大詞典》:空劾
犹诬告。后汉书·寇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復质确其过,寘於严棘之下。”
分類:诬告
《漢語大詞典》:验劾(驗劾)
查验审核。新唐书·宋申锡传:“﹝ 申锡 ﹞既被罪,有司验劾,悉得所还问遗书,朝野为咨閔。”
分類:查验审核
《漢語大詞典》:魇劾(魘劾)
用道术、法术镇伏。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郑彦荣婢》:“召行道法者,书符魘劾,终不能胜。”
分類:道术法术
《漢語大詞典》:系劾(繫劾)
囚禁论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 世被繫劾者,子孙弟姪,皆诣闕三日,露跣陈谢。”
分類:囚禁论罪
《国语辞典》:深文巧劾  拼音:shēn wén qiǎo hé
深文,严苛的法条。巧劾,巧妙的弹劾别人。深文巧劾指巧妙的援用严苛的法条,陷人入罪。《周书。卷二三。苏绰传》:「今之从政者则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也作「深文巧诋」。
《国语辞典》:弹劾权(弹劾权)  拼音:tán hé quán
凡违法失职的公职人员,监察院得行使其职权,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权利,称为「弹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