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勇气(勇氣)  拼音:yǒng qì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国语辞典》:勇气百倍(勇气百倍)  拼音:yǒng qì bǎi bèi
形容勇敢倍增。如:「这次成功的投资经验使他勇气百倍,决定放胆经营。」
分类:勇敢倍增
《漢語大詞典》:气勇(氣勇)
犹勇气。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 子稺 ﹞以节介气勇自行。”
分類:勇气
《漢語大詞典》:中勇
(1).指常人的勇气。荀子·性恶:“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
(2).忠勇。隶释·魏横海将军吕君碑:“君以中勇,显名州司。” 洪适 释:“碑以中勇为忠勇。”
《漢語大詞典》:狂胆(狂膽)
喻努力进取的勇气。 宋 陆游 《雪夜有感》诗:“狂胆轮囷欲满躯,一麾谁悯滞江湖?”
《国语辞典》:天胆(天胆)  拼音:tiān dǎn
比喻极大的勇气。如:「他就是借了天胆,也不敢做出这种事。」《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真是你母亲病了么,不是告谎假呀!小的天胆,不敢咒我母亲有病。」
《國語辭典》:不敢  拼音:bù gǎn
1.心中怯懦,以致于不能付诸行动。《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胡马连群出车驾左右,不敢进逼。」《红楼梦》第四九回:「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啰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
2.谦虚之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末)这是敝友河南侯朝宗,当今名士,久慕清谈,特来领教。(丑)不敢!不敢!请坐献茶。」
《國語辭典》:肝胆(肝膽)  拼音:gān dǎn
1.肝和胆。《庄子。大宗师》:「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2.比喻诚恳、忠诚。《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
3.指人有血性。《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國語辭典》:肝胆楚越(肝膽楚越)  拼音:gān dǎn chǔ yuè
言肝胆虽近亦犹楚越之相远。《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也作「肝胆胡越」。
《國語辭典》:贾勇(賈勇)  拼音:gǔ yǒng
有勇气可售。形容很有勇气。元。乃贤〈卖盐妇〉诗:「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
《漢語大詞典》:劲气(勁氣)
方言。劲头,勇气。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认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败仗,就是还有些劲气,也不准再敢冒失进攻上来。”
《國語辭典》:胆气(膽氣)  拼音:dǎn qì
胆量气魄。《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牵招传》:「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栈辄摧破,于是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口才辨给,少有胆气。」
《國語辭典》:倍增  拼音:bèi zēng
增加一倍以上。《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于是众皆奋力禦敌。自平明战至日中,勇力倍增。」
《漢語大詞典》:作气(作氣)
(1).振作勇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誓众词》:“鼓以作气,旗以应机。”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
(2).指壮大气势。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但支港通诸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结伴作气不可行。”
(3).犹言争气。《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作气不作气,休对我説。”
《國語辭典》:勇敢  拼音:yǒng gǎn
有勇气,敢于作为。《周书。卷二九。侯植传》:「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
《漢語大詞典》:气夺(氣奪)
勇气丧失。尉缭子·战威:“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鬭,气夺则走。” 汉 王粲 《羽猎赋》:“禽兽振骇,魂亡气夺。”明史·金兴旺传:“ 兴旺 出兵躡之,坠崖石死者无算, 友仁 自是气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