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 【介绍】: 东汉魏郡繁阳人,字伟伯。初为太守铫期功曹,荐于光武帝。除郎中,给事尚书。掌诸侯封事,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丰薄,莫不厌服。累迁司徒,赐爵关内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京兆杜陵人,字伯勤。光武建武中累迁为青、冀二州刺史,治政宽简,民易受化,封溧阳县侯。其时天下安定,诏公侯皆就封,子孙因家溧阳。卒谥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九江人,字伯宗。师事樊修,传《公羊春秋》。为京、宛二县令,零陵太守。安帝永元三年累迁至司徒。
尹勤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阳人,字叔梁。笃性好学,时人重其节。和帝时为司空,以定策立安帝,封福亭侯。安帝永初元年,策免就国。
宿勤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文帝末任开府,封盘石侯。汉王杨谅为乱,参与豆卢毓等计议,闭城拒谅。
僧智勤 朝代:隋至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6—659 【介绍】: 隋至唐初僧。俗姓朱。隋文帝仁寿中,于邓州大兴国寺出家。隋末丧乱,独守寺宇,得以无损。唐初归邓州,隐于北山十余年,有异迹,合州礼事之。复出住大兴国寺,声闻吴蜀间。高宗永徽初,三载守房不出,读《一切经》两遍。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世族邓之朱氏。隋仁寿间。内出舍利。诏天下名郡各置大兴善寺。以安葬焉。仍度僧以领香火。勤年小因以其恩获薙染。隶兹寺。然诚敏自将志之所在皆致瑞应。初以母疾祷观音。忽其家园树生佛像枝叶上。母遂康泰无他。隋季大业之乱。凡寺院残破靡孑遗。独其寺经像完具。盖勤能以死捍禦也。一日贼大至。勤俗服避匿。贼见欲杀之。闻空中声曰。可脱去俗服。即脱去。贼惊喜遽礼拜乞福。且迎归其营。共养。久之入蜀听皓法师讲。时众至三千。法师则一委勤调护终其席无乖异。后阐维摩三论。乡里各二十馀过。徙隐北山。昼夜行道。困则倚立而已。未尝睡眠。偶行岩岭间。睹栋宇靓深。若大寺。勤辄入瞻仰。如是往来再三。俄不复见。又苦绝粮。当其地之经行处。旋觉坟起。夕垦之且如故。稍出赤色大粒谷。深掘获谷二十馀石。山居十馀年。所感召类此。既而郡以佛法陵替。合道俗逼请。出山住大兴国寺。且俾检校本郡僧尼。诸王刺史就禀归戒。永徽初。杜门阅藏。每见神人旁立若听状。初中后。夜闻弹指謦欬声。显庆四年。省符以慈恩寺。起勤不屈。其年五月命弟子。悉治其寺之颓陀者。十五日径树尽枯落。十六日蚤作。畴昔听经神人前拜。勤止之曰。莫拜。侍者但闻其语。殊莫知其有人也。于是剃发著衣执香炉。趺坐绳床上。使弟子诵大品经讫往生品。唱灭。停数日颜色不少变。香气馥然充一寺。春秋七十四。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释智勤。俗姓朱。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兴国寺度。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无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母患委顿。为念观音。宅中树叶之上皆现化佛。合家并见。母疾遂除。又属隋末荒乱诸贼竞起。勤独守此寺。贼不敢凌。故得寺宇经像一无所损。诸寺湮灭不可目见。又一时权著俗衣。以避兵刃。被贼围绕而欲杀之。忽闻空中声告。师可去俗衣。遂除外服。贼见顶礼请将供养。经于数月后投于蜀。听皓法师讲。众至三千。法师皆委令检校。遂得安怗。内外无事。一人力也。又至唐初还归邓州。讲维摩三论十馀遍。后隐于北山。倚立十馀年。所居三所即今见存。恒闻谷中钟声。后寻岩岭。忽见一寺宛丽奇常。入中礼拜。似有人住。如是数度。后更寻觅莫知所在。又居山内粮食将尽。其行道之处土自发起。遂除弃之。明日复尔。如是再三。遂有谷现。因即深掘得粟二十馀硕。其粟粒大色赤稍异凡谷。时邓州佛法陵迟。合州道俗就山礼请。愿出住持。遂感梦而出。其梦不详子细。后时负像出山。中途忽闇莫知其路。不得前进。俄有异火两炬。照路极明。因得见道。送至村中火方回灭。村人并见无不惊异。因出住大兴国。前后诸王刺史。并就寺顶礼。请受归戒。恒以僧尼之事委令检校。佛法光显。吴蜀远闻。又至永徽年初。以见时事繁杂。守房不出。向淹三载。读一切经两遍。每读经时恒见有神来听。初中后夜常闻弹指謦欬之声。至显庆四年。省符召入慈恩。不就。至其年五月欲终之前。所有功德不周之处。晓夜经构使毕。人问何故如此匆速。答曰。无常之法何可保耶。至十五日。寺中树木枝叶萎枯自然分析。禽鸟悲鸣遍于寺内。僧各惊问莫知所由。至十六日旦。忽见昔听经神来。礼拜而语云。莫礼傍人无有见者。于是剃发披衣在绳床内。手执香炉跏趺而坐。告诸弟子。汝可取大品经读诵。至往生品讫。遂合掌坐而卒。停经数日颜色如旧。恒有异香闻于寺内。合州道俗悲恸难胜。州县官人并送至野。春秋七十四矣。
神僧传·卷第六
释智勤。俗姓朱氏。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兴国寺。勤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无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祐。初母患委顿为念观音。宅中树叶之上皆现化佛。合家并见。母疾遂除。又属隋末荒乱诸贼竞起。勤独守此寺贼不敢凌。故得寺宇经像一无所损。诸寺湮灭不可目见。又一时权著俗衣以避兵刃。被贼围绕而欲杀之。忽闻空中声告。师可去俗衣。遂除外服。贼见顶礼。请将供养。经于数月。后投于蜀听皓法师讲。众至三千。法师皆委令检校。遂得安帖内外无事一人力也。又至唐初还归邓州。讲维摩三论十馀遍。后隐于北山倚立十馀年。所居三所即今见存。恒闻谷中钟声。后寻岩岭忽见一寺。宛丽奇常。入中礼拜。似有人住。如是数度。后更寻觅莫知所在。又居山内粮食将尽。其行道之处土自发起。遂除弃之明日复尔。如是再三。遂有谷现。因即深掘得粟二十馀硕。其粟粒大色赤稍异凡谷。时邓州佛法陵迟。合州道俗就山礼请。愿出住持。遂感梦而出。其梦不详子细。后时负像出山。中途忽闇莫知其路不得前进。俄有异火两炬照路极明。因得见道送至村中。火方回灭村人并见无不惊异。永徽年初以见时事繁杂守房不出。向淹三载读一切经两遍。每读经时恒见有神来听。初中后夜尝闻弹指謦欬之声。至显庆四年五月。欲终之前所有功德不周之处。晓夜经构使毕。人问何故如此忽速。答曰。无常之法何可保耶。至十五日。寺中树木枝叶萎枯自然分析。禽鸟悲鸣遍于寺内。僧各惊问莫知所由。至十六日旦忽见昔听经神来礼拜。语云莫礼。傍人无有见者。于是剃发披衣在绳床内。手执香炉跏趺而坐。告诸弟子。汝可取大品经读诵。至往生品讫。遂合掌坐而卒。停经数日颜色如旧。恒有异香闻于寺内。春秋七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敬。颜相时弟。工篆籀书,尤精训诂。历迁弘文、崇贤馆学士,累擢著作郎。秘阁经史籍,多所刊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1 【介绍】: 唐时突厥首领。后突厥骨咄禄可汗之子。玄宗开元四年,默啜可汗卒,阙特勤纠合旧部,杀死小可汗匐俱及默啜亲从,拥其兄默棘为毗伽可汗,自任左贤王、突利设,专掌兵马。卒后,玄宗亲为制碑。
田仁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关右人,字正勤。少喜兵法,仗剑从军。以军功,累迁灵州刺史、朔方军节度副使。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除易州刺史。有惠政,州为立德政碑。二十八年,迁安西都护。天宝元年,为太仆卿兼代州刺史,充河东节度副大使。坐不能治军及行暴政,贬舒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肃宗乾元间人。曾官拾遗。著有小说集《定命录》,已佚。《太平广记》引录较多。
全唐文·卷四百八
自勤。天宝中官秘书监。十二年自水部员外郎出为括州刺史。
姚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陕州硖石人,字斯勤。姚崇玄孙。穆宗长庆初,登进士第。历迁监察御史、谏议大夫,改湖、常二州刺史。与李德裕友善,后德裕被谮逐,家无资,病无汤剂,勖数馈饷候问。官终夔王傅。
薛志勤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8—899 【介绍】: 唐末蔚州奉城人,小字铁山。为李克用亲信。每战先登陷阵,勇敢无前。以功授先锋军使。克用被困于上源驿,志勤血战,侍其还营。昭宗光化初官终昭义节度使。
朱友文 朝代:闽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 【介绍】: 后梁太祖朱温养子,字德明。本名康勤。美风姿,好学。太祖以友文为度支盐铁制置使,供军实。太祖即位,封博王,留守东都。乾化二年,朱友圭杀太祖,友文亦为其所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禅宗僧侣,约生活于晚唐。嗣沩山灵祐。因居福州灵云院,世称灵云和尚。《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有传。上二书录存志勤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又有行勤、光远二僧,亦求经于西域。光远于太平兴国七年,始还京师,后皆得入经院。故宋代译经之盛,亦赖此久居西域者,能通其语言文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