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包办(包辦)  拼音:bāo bàn
负责办理。如:「这次校庆园游会由我们班包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料我表妹见官人这一表人才,也决不推辞的,包办在小人身上,完成此举。」
《國語辭典》:一手包办(一手包辦)  拼音:yī shǒu bāo bàn
全由一人独力处理。如:「这次旅游的食宿、交通等问题全由陈先生一手包办。」也作「一手包揽」、「一手承运」。
《漢語大詞典》:包办代替(包辦代替)
谓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四章:“我们工作同志作好参谋,不要指手划脚,包办代替。”
分類:应该商量
《高级汉语词典》:包办婚姻  拼音:bāo bàn hūn yīn
不经男女双方同意,强行为他们订下的婚姻
《國語辭典》:代庖  拼音:dài páo
替人做事。《淮南子。主术》:「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斲也。」也作「庖代」。
《國語辭典》:越俎代庖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俎,古代祭祀时,用来盛祭品的礼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厨师下厨。语本《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后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四则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恻井渫不食乎?」
《国语辞典》:包商  拼音:bāo shāng
以契约方式,专门承揽包办各种业务并从中获利的商人或公司。
《国语辞典》:承包商  拼音:chéng bāo shāng
专门承揽包办各种生意的商人。
《国语辞典》:包揽閒事(包揽閒事)  拼音:bāo lǎn xián shì
包办一些不重要的杂事,并全权负责,有多管閒事的意思。《红楼梦》第五○回:「我另外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算是罚我包揽閒事,这可好不好?」
《國語辭典》:包单(包單)  拼音:bāo dān
1.包办事业时双方订定条件的清单。
2.用来包裹物品的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