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5,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包括
包含
包罗
打包
包胥
包茅
包举
包贡
包涵
挑包
包占
包公
大包
包匦
兼包
《國語辭典》:包括  拼音:bāo kuò
包含、总括。如:「你支付的这个金额,已经包括了税金。」晋。左思〈吴都赋〉:「包括干越,跨蹑蛮荆。」《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
《國語辭典》:包含  拼音:bāo hán
1.宽容、原谅。如:「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多多包含。」也作「包涵」。
2.包括。如:「这句话,包含了数层意思。」
《國語辭典》:包罗(包羅)  拼音:bāo luó
包括网罗,含盖一切。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允文允武,包罗群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这胸次包罗不少,能直谏,能旁嘲。」
《國語辭典》:打包  拼音:dǎ bāo
1.整理并包扎物品。如:「搬家时,最好先将这些书打包。」《金瓶梅》第六六回:「客夥中标船几时起身?咱好收拾打包。」
2.行脚僧所背负的包裹。引申为行脚僧到处云游的意思。宋。陆游 感事诗:「老夫看尽人间事,欲向山僧学打包。」
3.客人在餐厅用餐完毕后,请服务生将剩馀的菜肴包好带走,俗称「打包」。
《漢語大詞典》:包胥
即 申包胥 , 春秋 时 楚国 大夫。 楚昭王 十年(公元前506年), 吴国 用 伍子胥 计攻破 楚国 ,他到 秦国 求救,在 秦 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 秦国 发兵救 楚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 包胥 宜致命於 伍员 ,不当哭於 秦 庭矣。”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清 蒋士铨 《桂枝霜·完忠》:“始而学 包胥 哭庭,既而仿 尉佗 称帝。”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 士雅 心,乞师独洒 包胥 泪。”
《國語辭典》:包茅  拼音:bāo máo
成束捆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去滓,为春秋时楚国的贡物。《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也作「苞茅」。
《國語辭典》:包举(包舉)  拼音:bāo jǔ
总括、包罗一切。《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漢語大詞典》:包贡(包貢)
(1).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裹橘柚而进贡天子。后以“包贡”指进贡。 宋 黄庭坚 《送张谟河东漕使》诗:“紫参可撅宜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画像》诗:“太平极 嘉祐 ,珠玉始包贡。”
(2).泛指贡品。 宋 黄庭坚 《晓放汴州》诗:“霜清渔下流,橘柚入包贡。”
《國語辭典》:包涵  拼音:bāo hán
1.宽容、原谅。《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涵点。」也作「包含」。
2.包容涵育。《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徐则传》:「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漢語大詞典》:挑包
肩挑包裹。 宋 刘克庄 《出宿环碧》诗:“逐客挑包水榭中,忽闻乾鹊噪东风。” 宋 文天祥 《送赖伯玉入赣序》:“今君挑包负笈,将四方上下以求为诗。”
分類:肩挑包裹
《国语辞典》:包占  拼音:bāo zhàn
用钱财包租占有。《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是外头包占人家姐妹,瞒著家里也罢了。」
《國語辭典》:包公  拼音:bāo gōng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漢語大詞典》:大包
(1).指宇宙。 唐 韩愈 《苦寒》诗:“芒碭大包内,生类恐尽歼。” 钱仲联 集释引 方崧卿 曰:“大包,以宇宙言也。”
(2).突起的大疙瘩。 左邻 《金铃段》:“他早晚要把钉子碰,碰个大包就不轻!”
(3).食品名。比较大的包子。有馅,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漢語大詞典》:包匦(包匭)
(1).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书·禹贡》:“包匭菁茅。”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 蔡沉 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 汉 扬雄 《十二州箴·荆州牧箴》:“ 云梦 涂泥,包匭菁茅。”
(2).贡物的代称。 晋 左思 《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 明 归有光 《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 清 王韬 《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 明 絶也。”
《漢語大詞典》:兼包
兼容并包。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汉 郑玄 注:“此 孔子 兼包 尧 、 舜 、 文 、 武 之盛德。”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伏蒙陛下,皇明委照,洪覆兼包。赎以严诛,授以优寄。郡部虽小,风土未殊。静临水木之华,甘处江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