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匆 → 悤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匆遽  拼音:cōng jù
骤然、急忙的样子。如:「大雨匆遽而下,行人顿时成了落汤鸡。」
《國語辭典》:卒卒  拼音:cù cù
匆促急迫的样子。《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岂一人卒卒能纪而传之邪?」
《國語辭典》:急就章  拼音:jí jiù zhāng
1.书名。汉代史游撰。参见「急就篇」条。
2.匆促完成的作品或事情。如:「慢工出细活,急就章很少有完美的。」
《國語辭典》:急就篇  拼音:jí jiù piān
书名。汉代史游撰,四卷。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全书依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三句、四句、七句韵语,以为儿童识字之用。也称为「急就章」。
《漢語大詞典》:卒急
匆促,急迫。《元典章·兵部一·逃亡》:“若不依例定夺,虽行文字招收,各户又惧復业,随即起遣当军,因此卒急不肯出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於前,始能疾书於后。”《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姑奶奶,你要好的,只怕卒急寻不着。”
分類:匆促急迫
《漢語大詞典》:偬偬(傯傯)
急遽貌。 汉 王逸 《九思·怨上》“令尹兮謷謷,羣司兮譨譨”原注:“譨譨,犹偬偬也。言皆竞於佞也。”
匆匆。匆促急迫貌。 明 王应遴 《逍遥游》:“十载青灯碌碌,三年墨綬傯傯。”
《國語辭典》:匆猝  拼音:cōng cù
匆忙、急促。如:「决定得太匆猝了,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也作「匆卒」、「匆促」。
分類:匆促
《漢語大詞典》:忙急
急急忙忙,匆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二女争奔而去。 小谢 忙急,忘吞其符……不得入,痛哭而返。”
《国语辞典》:坑灰未冷  拼音:kēng huī wèi lěng
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国语辞典》:不加思索  拼音:bù jiā sī suǒ
1.形容在匆促中而来不及思考。如:「这种人人都畏惧的事情,他竟不加思索的答应了。」
2.形容思想敏捷。如:「他不加思索的便回答了这个难题。」
《国语辞典》:匆匆忙忙  拼音:cōng cōng máng máng
十分匆促、急忙的样子。《孽海花》第一三回:「彷佛看见那写真师的面貌,和先生一样,匆匆忙忙,不敢认真,倒底是先生不是?」《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我又低低嘱咐一句:『越快越好,我听儜的信儿』。三爷说:『那还用说』。也就匆匆忙忙下山回家去了。」
分类:匆促急忙
《漢語大詞典》:急三火四
形容十分匆促。 峻青 《海啸》第一章:“ 小嫚 看到了敌人,她端着水,急三火四地跑到奶奶跟前,小声地说:‘奶奶,有人来啦。’” 张书绅 《张师傅外传》:“下班铃刚响过, 贤慧 就急三火四地往家里奔。”
分類:匆促
《國語辭典》:毛团把戏(毛團把戲)  拼音:máo tuán bǎ xì
杂耍团中动物们的表演花招。后比喻诡计、圈套。《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若是毛团把戏,做得不好,非但不得东西,反遭毒手。倒被他笑。」
分類: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