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化妆箱(化妆箱)  拼音:huà zhuāng xiāng
盛放化妆用品的手提箱。
《国语辞典》:打粉底  拼音:dǎ fěn dǐ
化妆前,在脸上涂上粉饰色彩的底色,以衬托肤色及保护皮肤。如:「打粉底是上妆前的必备工作。」也作「打底」。
《国语辞典》:唇笔(唇笔)  拼音:chún bǐ
化妆时涂擦嘴唇的用具,形似笔,故称为「唇笔」。
《国语辞典》:搏香弄粉  拼音:bó xiāng nòng fěn
调弄脂粉。借指化妆。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搏香弄粉,妆孤学俊。」
《国语辞典》:搓粉抟朱(搓粉抟朱)  拼音:cuō fěn tuán zhū
抟,以手搓弄。粉、朱,女子化妆用的脂粉。搓粉抟朱比喻男欢女爱。《孤本元明杂剧。女真观。第二折》:「污平生冰清玉洁,尽今宵搓粉抟朱,恐明朝怨紫啼红。」也作「搓粉团朱」。
《国语辞典》:鸭蛋粉(鸭蛋粉)  拼音:yā dàn fěn
化妆使用的椭圆形粉块。如:「她临出门时,还敷了些鸭蛋粉,脸上娇娇嫩嫩的。」
《国语辞典》:檀晕妆(檀晕妆)  拼音:tán yūn zhuāng
一种以檀粉敷面,而使脸庞成淡红色的化妆。
《国语辞典》:粉条(粉条)  拼音:fěn tiáo
1.一种用绿豆、白薯等制成的细条状食品。也称为「乾粉」、「水粉」、「索粉」。
2.化妆时用来改变肤色的条状粉底。
3.粉笔。
《国语辞典》:粉饼(粉饼)  拼音:fěn bǐng
妇女化妆所用、作成饼状的粉膏。
《國語辭典》:化妆品(化妝品)  拼音:huà zhuāng pǐn
修饰容貌的用品。如面霜、脂粉、唇膏、香水等。
《漢語大詞典》:红扎(紅扎)
亦作“ 红炸 ”。 传统戏曲中演员化妆所用的一种假须。假须的中央剪去一绺,使口部露空,另加色须一绺垂于颔下。扮演性格粗豪者的净角戴红扎,如《洪羊洞》中的 孟良 、《锁五龙》中的 单雄信 、 取洛阳 中的 马武 等皆是。
《國語辭典》:扮戏(扮戲)  拼音:bàn xì
化装演戏。明。沈德符《野获篇。卷一七。程鹏起》:「余尝遇之广坐中,历指其扮戏诸妇曰:『此为邹尔瞻老师所爱,此为顾叔时老师所赏。』」
《漢語大詞典》:扮戏子(扮戲子)
化妆演戏的人;演员。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國語辭典》:淡扫蛾眉(淡掃蛾眉)  拼音:dàn sǎo é méi
淡雅的妆扮。唐。张祜集灵台〉诗二首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漢語大詞典》:乔画(喬畫)
化妆,打扮;浓妆艳抹。《水浒传》第六六回:“﹝ 王矮虎 等﹞三对儿村里夫妇,乔乔画画,装扮做乡村人。”《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望下观看,一眼瞧见个美貌少年,人物风流,打扮乔画,也凝眸流盻。”《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 爱大儿 生得四五分颜色,乔乔画画,正在得趣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