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化金印
 
喜鹊捧金印
 
怀印
 
石印飞
  
鹊衔金印


《搜神记》卷九~70~
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

例句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岑参 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岑参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三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岑参 西河郡太守张夫人挽歌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李峤

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苏颋 咏礼部尚书庭后鹊

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漢語大詞典》:化金
(1).传说中神仙、异人点化而成的黄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四郎:“此 王四郎 所货化金也,西域商胡专此伺买,且无定价。”
(2).点化黄金,将他物化为黄金。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药瓦成金:“且言初长主召 捷 至,为设酒,谓之曰:‘闻先生能化金,可得一见否?’”
《分类字锦》:安事化金
宋史杨偕传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冉调汉州军事判官道遇术士曰君知世有化瓦石为黄金者乎就偕试之既验欲授以方偕曰吾从吏禄安事化金哉术士曰子志若此非吾所及也出户失所之
分类:郡守
《分类字锦》:昆田化金
见出珍物注唐无名氏昆田化为金赋于是乎神报以福帝受以釐昆田之上金化于兹
分类:地瑞
《分类字锦》:名垆化金(名垆化金)
沈约为柳世隆上铜表名垆化金良工尽艺
分类:
《國語辭典》:流金  拼音:liú jīn
1.指高温镕化的金属。金属遇热镕化成的液状物,颜色亮丽且没有固定形态。晋。陆机〈演连珠〉五○首之四九:「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结风。」
2.比喻天气的酷热火炽。明。宋濂〈郑仲涵墓铭〉:「当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
3.涂饰泥金。如:「流金铃」、「流金古像」、「流金珐琅大瓶」。
4.比喻鲜亮璀璨。如:「流金岁月」。
《國語辭典》:铄金(鑠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属。《史记。卷八七。李斯传》:「铄金百镒,盗蹠不搏。」《文选。马融。长笛赋》:「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九挻彫琢,刻镂钻笮。」也作「烁金」。
2.比喻人言可畏。《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也作「烁金」。
《漢語大詞典》:镕金(鎔金)
熔化金属。亦特指熔化黄金。南史·长沙王叔坚传:“﹝ 陈叔坚 ﹞好数术,卜筮,风角,鎔金,琢玉,并究其妙。”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洞庭 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鎔金。”
《漢語大詞典》:曾青
矿产名。色青,可供绘画及化金属用。道士常用为炼丹的药品。管子·山至数:“ 秦 之 明山 之曾青,一筴也。”荀子·王制:“ 南海 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 杨倞 注:“曾青,铜之精,可繢画及化黄金者,出 蜀山 越嶲 。” 唐 李白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明 刘基 《寒夜曲》:“十二楼开春醉醒,千年断石生曾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曾青:“曾,音层,其青层层而生,故名。或云,其生从实至空,从空至层,故曰曾青也。”
《國語辭典》:烁金(爍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属。《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汉。王充《论衡。物势》:「火不烁金,金不成器。」也作「铄金」。
2.比喻人言可畏。清。庆兰《萤窗异草。秦吉了》:「不意妾半途折翼,致姊竟遭烁金,负屈重泉,良堪扼腕。」也作「铄金」。
《國語辭典》:镕冶(鎔冶)  拼音:róng yě
用火冶炼金属。也作「镕销」。
《國語辭典》:众口铄金(眾口鑠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语出《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引申为众口同声,往往积非成是。如:「我们不怕事情有多复杂,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众口铄金,积非成是,到时候就麻烦了。」也作「群口铄金」。
《國語辭典》:坩埚(坩堝)  拼音:gān guō
熔解玻璃、金属或其他物质的器具,能耐高热。也称为「倾银罐」。
《國語辭典》:黄白之术(黃白之術)  拼音:huáng bái zhī shù
黄白,黄金与白银。黄白之术指道家能将丹药烧炼成金银的方术。《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能以药草鍊成丹药,铅铁为金,死汞为银,名为『黄白之术』,又叫做『炉火之事』。」
《漢語大詞典》:铄金点玉(鑠金點玉)
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鲍照 、 张正见 、 虞世南 ﹞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鑠金点玉之谤。”
《國語辭典》:鹊印(鵲印)  拼音:què yìn
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石头,而得到金印的故事。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九。后遂以鹊印代表印章。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鹊印蝉簪,金社发公侯之始。」
《漢語大詞典》:鹊石(鵲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常山 张颢 ,为 梁州 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 顥 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顥 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 汝南 樊衡夷 上言:‘ 尧 舜 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復置。’ 顥 后官至太尉。”遂以“鹊石”为官员应天命升迁的典实。 明 张煌言 《寿安福伯邓如磐》诗:“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