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北人未识
 
如宿杏花村
 
把做杏花看
 
有人怪和雪杏花飞
 
红杏

相关人物
晏殊


《宋人轶事汇编》卷七〈晏殊〉~292~
红梅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始移植西冈第内。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王君玉闻盗花事,遗以诗曰:「馆娃宫里旧精神,粉瘦琼寒露新,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公尝与客饮花下作诗曰:「若更迟开二三月,北人应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也?」公曰:「顾伧夫安得不然?」
典故
一枝传远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远信
 
一枝春
 
一枝春信
 
一枝春色
 
一枝谁寄长安
 
一枝随驿使
 
不寄梅花
 
到陇梅花
 
剪梅烟驿
 
南枝附春信
 
只赠梅花
 
寄一枝
 
寄寒梅
 
寄折梅
 
寄春
 
寄梅花
 
寄与路遥
 
寒梅传驿信
 
寒梅堪寄
 
寻驿使
 
岭梅传远信
 
庾岭一枝
 
庾梅信断
 
折寒香传语
 
折幽香千里寄
 
折得陇头
 
折梅
 
折梅寄
 
折梅寄我
 
折梅寄江北
 
折花寄
 
故人堪寄
 
故人赠江头春信
 
故人难寄
 
春在手
 
春赠陇头
 
梅寄断魂
 
梅残驿使迟
  
梅花寄寒驿
 
梅花寄远
  
楚驿梅边
 
水驿寄江南梅萼
 
江南信
 
江南信息
 
江南折赠
 
江南春信
 
江南逢梅
 
江南驿使
 
江路梅花
 
花信随驿使
 
万里凭驿使
 
万里赠
 
解道江南句
 
赠春色
 
赠梅花
  
送客逢春
 
逢驿使
 
远寄江南春意
  
陆凯寄梅
 
陆郎封寄
 
陇头人
 
陇头春信
 
陇头春色
 
陇头梅
 
陇驿传梅
 
难随驿使
 
驿使传梅
 
驿使带春
 
驿使梅
 
驿使为伊忙
 
驿传梅信
  
相关人物
范晔
 
陆凯


《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简释

陇头梅: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例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典故 
南北东西
   
东西南北征
 
东西南北身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注疏》卷六〈檀弓上〉~2~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

例句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李频 过四皓庙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杜甫 谒文公上方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國語辭典》:北人  拼音:běi rén
1.北方人。如:「北人乘马,南人乘舟」。《汉书。卷三三。儒林传。戚衮传》:「就国子博士宋怀方质仪礼义,怀方北人。」
2.复姓。如舜时有北人无择。
《漢語大詞典》:南北人
礼记·檀弓上:“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郑玄 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南北人”指居无常处、行踪不定的人。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之三:“ 甫 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国语辞典》:北人乘马,南人乘舟(北人乘马,南人乘舟)  拼音:běi rén chéng mǎ,nán rén chéng zhōu
指大陆地区南方多河道,交通以船为主;北方多平原,交通以马为主。也作「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国语辞典》:南人驾船,北人乘马(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拼音:nán rén jià chuán,běi rén chéng mǎ
指大陆地区南方多湖川,以船为交通工具;北方多陆地,以马为交通工具。《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忽见波上一叶小舟,行于江面上,如行平地。玄德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也作「北人乘马,南人乘舟」。
《分类字锦》:北人不识(北人不识)
扪虱新语北人不识梅盖梅至北方则变而成杏今之江湖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而雨谓之梅雨转淮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分类:梅杏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人(東西南北人)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也称为「东西南北客」。
分類:居处定之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國語辭典》:伧父(傖父)  拼音:cāng fǔ
鄙贱的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今有伧父,喜疢毒而畏药石。」
《國語辭典》:伧父(傖父)  拼音:cāng fǔ
鄙贱的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今有伧父,喜疢毒而畏药石。」
《國語辭典》:荒伧(荒傖)  拼音:huāng cāng
粗野卑贱的人。《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近塞外微尘,苦求将领,遂招纳不逞,扇诱荒伧。」
《漢語大詞典》:伧荒(傖荒)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地荒远、北人粗鄙,故称。宋书·杜骥传:“晚渡北人,朝廷常以傖荒遇之,虽復人才可施,每为清涂所隔, 坦 以此慨然。”又《刘勔传》:“臣窃寻 元嘉 以来,傖荒远人,多干国议,负儋归闕,皆劝讨虏。”后用以泛指荒远僻陋之地。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傖荒之俗,尤恶伎於文墨者。 华 民流寓而至,则遽发其橐,焚弃札牘之类以快。” 明朱鼎《玉镜台记·下镜》:“我本傖荒鄙人;傖荒鄙人,才非英雋。”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余将继续以傖荒之人,译傖荒之事,为诸公解酲醒睡可也。”
《漢語大詞典》:伧人(傖人)
(1).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宋书·沈昙庆传:“时殿中员外将军 裴景仁 助戌 彭城 ,本傖人,多悉戎荒事。”南史·褚彦回传:“时傖人 常珍奇 与 薛安都 为逆,降叛非一。后又求降, 明帝 加以重位。”
(2).泛指村野之人。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苦芺﹝集解﹞引 陶弘景 曰:“苦芺处处有之,傖人取茎生食之。”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
《漢語大詞典》:伧鬼(傖鬼)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轻侮北人为“伧”。伧鬼,犹言北方之鬼。晋书·陆玩传:“ 玩 尝诣 导 食酪,因而得疾。与 导 牋曰:‘僕虽 吴 人,几为傖鬼。’其轻易权贵如此。” 唐 皮日休 《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诗:“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傖鬼恨 吴 天。” 清 唐孙华 《酪茗》诗:“如何 陆士瑶 ,几作傖鬼死。”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梅驿(梅驛)
驿所的雅称。 宋 范成大 《梦玉人引》词:“从此尊前,便顿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驻船梅驛。” 宋 陆游 《蓦山溪·送伯礼》词:“梅驛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参见“ 梅花使 ”。
分類:雅称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赠远(贈遠)
赠送东西给远行的人。 元 黄清老 《古诗送王君冕归陕西》之六:“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 明 茅孝若 《苏园翁》:“耒耜之餘编草屨,同革舃般坚靭哩,赠远輒相貽。”
《漢語大詞典》:陆凯传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陆凯传情”为咏梅之典。 宋 钱惟演 《柳絮》:“ 陆凯 传情梅暗落, 韩凭 遗恨蝶争飞。”
《漢語大詞典》:驿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观 《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驿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带雪看。”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客(東西南北客)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kè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宋。陈与义 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纶巾老子无远策,长作东西南北客。不如何逊在扬州,坐待梅花映妆额。」也称为「东西南北人」。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人(東西南北人)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也称为「东西南北客」。
分類:居处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