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司宾(司賓)
(1).官名。 北周 设置。主管对外重大交际礼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将军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宾 李除 、小宾部 贺遂礼 聘於 齐 。”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宾,盖《周官》大行人之职。”
(2).官名。 唐 代对鸿胪寺的改称。掌管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参阅通典·职官八
(3).官名。 唐 宫内官,属尚仪局,掌宾客朝见等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4).负责接待宾客。北齐书·祖珽传:“时 徐君房 庾信 来聘,名誉甚高, 魏朝 闻而重之,接对者多取一时之秀, 卢元景 之徒并降阶摄职,更递司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又年餘,妇自往归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宾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顾 张老爷 、 周老爷 ,在那里司宾。”
《國語辭典》:课业(課業)  拼音:kè yè
学业。《宋史。卷三○二。李绚传》:「少放荡亡检,兄绹教之书,严其课业而出。」
《漢語大詞典》:庾园(庾園)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復 晏婴 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 面城,且适闲居之乐。”后世遂有“庾园”之称。 宋 程颢 《和王安之五首·小园》:“恰似 庾 园基址小,全胜絶涧路途赊。”亦用以借指故园。 唐 许浑 《怀旧居》诗:“藤蔓覆梨 张谷 暗,草花侵菊 庾园 空。”
分類:北周
《漢語大詞典》:达奚(達奚)
复姓。 北周 有 达奚寔 。见周书本传。
《漢語大詞典》:左丞相
官名。丞相分左右始于春秋齐景公。汉文帝以后仅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复设左右丞相。唐以后改称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例如:萃于左丞相府。——·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漢語大詞典》:春旦
元旦。亦指春日的早晨。 北周 庾信 有《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十:“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
《漢語大詞典》:刍微(芻微)
卑微的人。 北周 黎景熙 《大旱又上武帝书》:“自古至治之君,亦皆广延博访,询採芻微,置鼓树木,以求其过。”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 华皎 擢自芻微,叨居蕃翰,情慙犬马,罔顾恩灵。”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加以延宾置驛,接士軾庐,采拔芻微,迈钦贤于司隶;提奬幽滞,軼取俊于 淳于 。”
分類:卑微北周
《漢語大詞典》:渔阳掺(漁陽摻)
《渔阳参挝》。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唐 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唐 李商隐 《听鼓》诗:“欲问《渔阳掺》,时无 禰正平 。”参见“ 渔阳参挝 ”。
分類:北周
《漢語大詞典》:渔阳参挝(漁陽參撾)
鼓曲名。亦称“ 渔阳掺挝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 衡 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座为之改容。” 闻一多 《时代的鼓手》:“用他那流着鲜血的手,抢过主帅手中的槌来擂出的鼓声,是 祢衡 那喷着怒火的《渔阳掺挝》。”
分類:鼓曲
《漢語大詞典》:叱利
复姓。 北周 杨绍 被赐姓 叱利 氏,见周书本传。亦称 叱吕引 氏,见隋书·观德王雄传
《漢語大詞典》:月坛(月壇)
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 北周 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 唐 以后历代因之。今月坛在 北京市 阜城门 外 月坛公园 。建于 明 嘉靖 九年。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扈从景灵宫》:“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簫下月坛。”参阅明史·礼志三清史稿·礼志二
《漢語大詞典》:鲍庾(鮑庾)
南朝 宋 鲍照 和 北周 庾信 的并称。《平山冷燕》第一回:“ 元 白 风流不一而足, 鲍 庾 俊逸屈指有人。” 清 方履篯 《书刘芙初编修〈骈体文集〉序》:“ 应 刘 摧於 鄴 东, 鲍 庾 渺於 江 左。”
分類:北周庾信
《漢語大詞典》:风盖(風蓋)
指荷叶。 北周 庾信 《赋得荷》:“秋衣行欲製,风盖渐应欹。” 宋 朱熹 《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坐上诸友》:“共怜的皪水花浄,并倚离披风盖凉。”
分類:荷叶北周
《漢語大詞典》:散体(散體)
谓肢解身体。 北周 静蔼 《列偈题石壁》:“解形穷石,散体巖松……有求道者,观我捨身,愿令众身,见我骸骨。”
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即散文体。与“駢体”相对而言。 章炳麟 《文学论略》:“盖自 梁 、 李 、 韩 、 柳 …… 来 、 张 之辈,竞为散体,而自美其名曰‘古文辞’,将使駢儷诸家,不登文苑。”
《漢語大詞典》:滥尸(濫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谬掌卫於中军,滥尸丞於御史。”原谓乖妄地担任了御史中丞之职。滥,滥竽充数;尸,尸位素餐。后因以“滥尸”谓占居其位而不尽其责。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第三道》:“贤者旌之以劝善,不贤者罚之以去恶,则列职虽云至众,取人安不尽贤,禄何由而滥尸,官诚难於充选。”
《漢語大詞典》:该罗(該羅)
包罗;总括。《无量寿经》卷下:“於佛教法,该罗无外。”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始知释典茫茫,该罗二諦;儒家硌硌,总括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