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56 【介绍】: 西魏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黑獭。初随父肱从鲜于修礼起事,后降尔朱荣。转以别将,从贺拔岳讨北海王元颢。随岳入关,镇万俟丑奴起事。岳死,继统岳军,据有关中。高欢入洛,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泰拥帝拒高欢,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位丞相。旋废杀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建立西魏。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专西魏朝政二十余年。用苏绰、卢辩等,颁布六条诏书,整顿吏治,改革官制,行均田制,创府兵制,定计帐与户籍制。死后,子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追尊为文帝。
全后周文·卷一
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初从葛荣,荣败,从荣朱荣为统军。孝庄反正,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从贺拔岳入关,迁征西将军,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太昌中为大行台左丞,领司马,加散骑常侍,进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永熙中,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孝武西迁,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拜驸马都尉。文帝即位,进督中外诸军事,改封安定郡公,录尚书事,进柱国大将军,授太师。废帝即位,以冢宰总百揆。恭帝三年为太师大冢宰,薨,谥曰文公。孝闵受禅,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案:《申徽传》云:文帝临夏州,以徽为记室参军兼主簿,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然则《上魏孝武四表》《责侯莫陈悦书》《传檄方镇》皆宜编入申徽文。其大统初书翰乃苏绰、卢柔、李昶、唐瑾作,未可分别,今编为文帝文。案:《北史·李彪传》云:诏册文笔,皆昶所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60 【介绍】: 即宇文毓。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小名统万突。宇文泰长子。宇文护废孝闵帝宇文觉,迎立毓,称天王。后改称帝,年号武成。以明敏有识量,为宇文护所惮,被毒死。在位三年。庙号世宗。
全后周文·卷一
帝讳毓,小名统万突,文帝长子,大统中封宁都郡公,行华州事,拜宜州刺史。恭帝末授大将军,镇陇右。孝闵受禅,进柱国,转岐州刺史,以元年九月奉迎即天王位,其三年八月称皇帝,改元武成,明年四月为宇文护所毒崩,谥曰明皇帝,庙号世宗,有《集》十卷。(《随志》作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557 【介绍】: 即宇文觉。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陁罗尼,宇文泰第三子。初封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死,袭父爵,任太师、大冢宰,封周公。是年末,得堂兄宇文护之力,迫西魏恭帝禅位。次年正月,称天王,建国号曰周,史称北周。忌护专政,欲除护而反被废,毒死。在位一年。
全后周文·卷一
帝讳觉,字陁罗尼,文帝第三子。魏恭帝三年三月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大将军,十月嗣位太师大冢宰,十二月封周公,受魏禅,明年九月为宇文护所废,寻遇弑,建德元年追谥曰孝闵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578 【介绍】: 即宇文邕。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祢罗突。宇文泰第四子。即位时,堂兄宇文护专擅朝政。天和七年杀宇文护,始亲政。多次下诏释放奴婢。禁佛道二教,迫僧道还俗,寺院资产入官。建德六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隋得在此基础上统一。在位十八年。庙号高祖。
全后周文·卷二
帝讳邕,字祢罗突,文帝第四子,恭帝元年封辅城郡公,孝闵受禅,拜大将军,镇同州,明帝即位,迁柱国、蒲州刺史,入为大司空、治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武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四;保定、天和、建德、宣政,在位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580 【介绍】: 即宇文赟。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乾伯。武帝长子。为太子时,武帝约束甚严。既即位,即逞奢欲,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言不及治政,且饰非拒谏,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挞。在位一年,传太子,自称天元皇帝。
全后周文·卷三
帝讳赟,字乾伯,武帝长子,建德元年立为皇太子,宣政元年六月即位,明年改元大成,其二月传位太子衍,改元大象,自称天元皇帝。在位二年,谥曰宣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581 【介绍】: 即宇文阐。初名衍,后改阐,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宣帝长子。宣帝传位于帝,在位二年,杨坚代周称帝,废帝为介公,北周亡。寻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