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摆露(摆露)  拼音:bǎi lòu
北平方言。指炫耀、展示。
《国语辞典》:宝魔(宝魔)  拼音:bǎo mó
北平方言。称在赌场中混日子的人。
《国语辞典》:清苑县(清苑县)  拼音:qīng yuàn xiàn
县名。河北省省会。位于北平西南,是大清河航运的终点,平汉铁路的要站。和平、津两市成鼎足之势,军事地位重要。棉织业发达,为农产集散地。是全省第一大城,旧为保定府治。今大陆地区划出市区设保定市,为河北省省会。
《国语辞典》:姨儿(姨儿)  拼音:yí ér
称谓。北平方言。称母亲的姊妹。
《国语辞典》:寻钱(寻钱)  拼音:xín qián
北平方言。指讨钱。
《国语辞典》:倍儿(倍儿)  拼音:bèi ér
北平方言。指非常、十分。
《漢語大詞典》: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问题,研究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会议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充分准备。
《国语辞典》:晕高儿(晕高儿)  拼音:yūn gāo ér
北平方言。指登高时头晕心跳。
《国语辞典》:靿子  拼音:yào zi
北平方言。指靴或袜子的筒儿。
《漢語大詞典》:一二九运动(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今 北京 )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国语辞典》:平汉铁路(平汉铁路)  拼音:píng hàn tiě lù
自北平市经河南省郑县至湖北省汉口市的铁路,长一二一三公里。旧名京汉铁路,现大陆将本线改名为京广铁路的北段。
《国语辞典》:么二三的  拼音:yāo èr sān de
北平方言。微不足道的。
《国语辞典》:酸巴溜丢(酸巴溜丢)  拼音:suān bā liū diū
北平方言:(1)形容味道极酸。如:「这葡萄酸巴溜丢的,真是难吃!」也作「酸不溜丢」。(2)形容文诌诌。如:「他写的东西实在酸巴溜丢的。」(3)形容傲慢、不亲切的样子。如:「瞧他一副酸巴溜丢的德性,真是惹人讨厌。」
《国语辞典》:四仰八叉  拼音:sì yǎng bā chā
北平方言。四肢伸展而仰卧的样子。如:「瞧他四仰八叉的躺在那儿,像什么样子!」
《国语辞典》:杀家达子(杀家达子)  拼音:shā jiā dá zi
北平方言:(1)败家子。如:「你真是个杀家达子,家里的财产都被你挥霍光了!」(2)互相残杀的自己人。如:「吵了个半天,原来都是自己人,这下可真成了杀家达子了!」(3)亲戚朋友凑钱会餐。如:「这个周末咱们来个杀家达子,大夥儿趁机聚一聚。」(4)一家人小赌。如:「今晚咱们凑足四人,来个杀家达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