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插火坑  拼音:chā huǒ kàng
北方人用砖砌成可烧火取暖的睡榻。《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贴窗户一个插火坑,晁夫人自己睡。」也作「插火炕」。
《国语辞典》:尖饼(尖饼)  拼音:jiān bǐng
用稷米面做成的饼,北方人常在过年的时候吃。《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家常吃的总不过是高粱窝窝、小米尖饼之类。」
《国语辞典》:月黑头(月黑头)  拼音:yuè hēi tóu
阴历每月二十日前后,入晚无月,北方人习称为「月黑头」。后泛指没有月光的黑夜。也称为「黑头」。
《国语辞典》:荞麦皮(荞麦皮)  拼音:qiáo mài pí
荞麦实的外皮,赤黑色,扁圆,北方人用来填装枕头。
《国语辞典》:圣贤爷(圣贤爷)  拼音:shèng xián yé
北方人对神明菩萨的敬称。《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说:『你指著圣贤爷说了誓愿。』两人双膝跪下。」
《漢語大詞典》:上炕
(1).犹上床。炕,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一种床,底下有洞,可生火取暖。红楼梦第九六回:“ 王夫人 听了,一阵心酸,便心口疼得坐不住,叫 彩云 等扶了上炕。”
(2).方言。指坐月子。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我屋里家快上炕了,到 稻地滩 里打听一个熬月子的。”
《国语辞典》:蛮声哈剌(蛮声哈剌)  拼音:mán shēng hā là
蛮,蛮子,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称呼。蛮声哈剌指叽哩咕噜的南方口音,含有讥讽的意思。《金瓶梅》第六四回:「薛内相道『那蛮声哈剌,谁晓的他唱的是甚么!』」
《漢語大詞典》:蛮声獠气(蠻聲獠氣)
旧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说话的声气。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听不上蛮声獠气,倒敢恁烦天恼地。”
《國語辭典》:马架(馬架)  拼音:mǎ jià
1.临时搭盖的小棚。《野叟曝言》第六二回:「就在安乐窝后院,排鹿桩,立马架,悬沙囊,竖箭垛,每日价操演。」
2.背东西的三角形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