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借壁光
 
假馀光
  
光偷凿壁
  
匡衡壁
 
烛借邻壁
 
穿壁借光
 
穿邻舍壁
 
邻烛馀光
     
凿邻家壁

相关人物
匡衡


《西京杂记》卷二~077~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简释

借壁光:咏勤学。清钱谦益《虫诗十二首·灯蛾》:“未许因人热,那能借壁光。”


例句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岑参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李咸用 赠陈望尧

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 杨衡 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

穷愁读书者,应得假馀光。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之三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温庭筠 观山灯献徐尚书

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馀。 王泠然 夜光篇

典故
相关人物
匡衡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三国魏·如淳注:「使人笑不能止也。」

例句

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 李白 赠徐安宜

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 杜甫 奉赠李八丈判官

常日每齐眉,今朝共解颐。 权德舆 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

典故
相关人物
匡衡

参考典故
匡汲俄宠辱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
「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东汉·服虔注:「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

典故
匡衡引经
 
匡衡抗疏

相关人物
匡衡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
元帝初即位「有日蚀地震之变,上问以政治得失,衡上疏曰:『……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及朝廷有政议,傅经以对,言多法义。上以为任公卿,由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例句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有序)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杜甫 秋兴八首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典故
匡汲俄宠辱

相关人物
匡衡
 
汲黯


《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
「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汉书》卷五十《汲黯传》
「召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者数年。」

例句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杜甫 八哀诗(并序)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漢語大詞典》:偷光
(1).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因以“偷光”谓家贫而苦读。 唐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诗:“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寧忘结网时。”参见“ 凿壁偷光 ”。
(2).犹偷情。 明 冯梦龙 山歌·笼灯:“因为偷光犯子箇事,后来忒底坏奴名。”
分類:偷情家贫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漢語大詞典》:匡壁
谓好学寒士的屋壁。典出 汉 匡衡 凿壁偷光故事。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奉上缄泪之句,断肠之辞,宛转十三行,预仿 苏娘 织锦;附以缠壁之金,搔头之玉,珍珠一百颗,聊为 匡 壁添光。”参见“ 匡衡凿壁 ”。
《漢語大詞典》:匡衡凿壁(匡衡鑿壁)
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清 李渔 《闲情偶记·居室》:“因效 匡衡 凿壁之义,於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漢語大詞典》:凿壁(鑿壁)
见“ 凿壁偷光 ”。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漢語大詞典》:凿壁生(鑿壁生)
家贫苦读的书生。 宋 陈师道 《简令由司理》诗:“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容凿壁生。”参见“ 凿壁偷光 ”。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漢語大詞典》:凿照(鑿照)
谓借光照射。 唐 王泠然 《夜光篇》:“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餘。”参见“ 凿壁偷光 ”。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國語辭典》:解颐(解頤)  拼音:jiě yí
颐,下巴。解颐指笑得下巴脱落。形容人开怀而笑。《汉书。卷八一。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听其声,可以解颐。」也作「解颜」。
《漢語大詞典》:匡鼎
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説, 匡 鼎来; 匡 説,解人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鼎犹言当也,若言 匡 且来也。’ 应劭 曰:‘鼎,方也。’ 张晏 曰:‘ 匡衡 少时字 鼎 ,长乃易字 稚圭 。世所传 衡 与 贡禹 书,上言‘ 衡 敬报’,下言‘ 匡鼎 白’,知是字也。’ 服 、 应 二説是也。 贾谊 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 张氏 之説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 匡 鼎来’,不晓其意,妄作 衡 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於里巷,多有妄説,乃云 匡衡 小名 鼎 ,盖絶知者之听。”后世多从 张晏 和西京杂记之说,以“匡鼎”为 匡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恳諫留 匡鼎 ,诸儒引 服虔 。” 金 元好问 《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言 匡鼎 功名薄,去国 虞翻 骨相屯。”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 匡鼎 以説名, 许 君以説文著,凡此之属,不絶於史,则又流入传记矣。”
分類:匡衡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