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ēng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称为「三正」。《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自)洎周公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也称为「三统」。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èng
天、地、人的正道。《书经。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汉。孔安国。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
《國語辭典》:四始  拼音:sì shǐ
1.旧说《诗经》有四始,其说法有二:(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2.农历元旦。因正月初一为年、时、月、日的开始,故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四始者,候之日。」唐。张守节。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
《漢語大詞典》:送腊(送臘)
辞送腊月。 宋 叶适 《元夕立春喜晴于是郡人久不出矣》诗:“十夜茅簷宿冻云,商量送腊又迎春。” 明 瞿式耜 《顶山次前韵》:“迎春送腊繁华事,多少经营赁屋钱。”
分類:十二月
《漢語大詞典》:颁朔(頒朔)
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来年的历日布告天下诸侯,谓之“颁朔”。语本《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 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 宋 曾巩 《谢熙宁十年历日表》:“故颁朔之旧章,为守邦之先务。”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之二:“顒观颁朔施仁政,竚待更元布德音。”
《国语辞典》:接神  拼音:jiē shén
一种民间习俗。相传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升天述职,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继续监督人们。故民间便在初四时准备祭品迎接诸神,除了焚香、点烛、烧金外,还须燃放爆竹,并焚烧木刻印刷的神马与天兵。
《漢語大詞典》:汉腊(漢臘)
汉 代祭祀名。各代名称不一, 夏 曰嘉平, 殷 曰清祀, 周 曰大蜡, 汉 改曰腊,故有此称。 汉 以戌日为腊,即农历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腊》《后汉书·陈宠传》。 宋 陆游 《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微吟剧醉不知倦,坐閲 汉 腊逾 周 正。” 明 夏完淳 《寒泛赋》:“北首而怀 汉 腊,南冠而咏 越 吟。” 陈去病 《初夏越中杂诗》之一:“生无依 汉 腊,死亦采 周 薇。”
《國語辭典》:初岁(初歲)  拼音:chū suì
1.一年的开始。《大戴礼记。夏小正》:「初岁祭耒,始用畅也。」
2.元旦。《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
《漢語大詞典》:大冬
隆冬。《汉书·董仲舒传》:“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有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诗:“峯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分類:十二月
《漢語大詞典》:暮冬
冬末。农历十二月。《魏书·彭城王勰传》:“岁月易远,便迫暮冬,每思闻道,奉承风教。”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漢語大詞典》:穷节(窮節)
(1).喻老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静惟浹羣化,徂生入穷节。” 刘良 注:“静思及於万物变化之理,伤我既往之年,入此穷暮之节,喻已年老也。”
(2).季冬。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谢赐冬衣状》:“一袭天衣,俯迴於穷节。”
《漢語大詞典》:迎猫(迎貓)
亦作“ 迎猫 ”。 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猫神而祭之,以祈消灭田鼠,保护庄稼。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而祭之也。”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捫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宦成:“田畴自耕,閭阎不惊,迎猫祭虎丰年应。”
《漢語大詞典》:紫雪
(1).冬季护肤用品。 唐 代常于腊日赐群臣。 唐 刘禹锡 《代谢历日面脂口脂等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
(2).即紫雪丹。参见“ 紫雪丹 ”。
《漢語大詞典》:紫雪丹
中成药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朴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镇惊安神,清心开窍,适用于热病烦躁等症。见 唐 孙思邈 《千金翼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朴消
《漢語大詞典》:过腊(過臘)
(1).过了腊日( 汉 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 唐 羊士谔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诗:“晴天春意併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 宋 曾巩 《送吴秀才》诗:“一年过腊已十日,餘日到春能有几?”
(2).鱼名。 明 屠本畯 闽中海错疏·鳞部上·过腊:“头类鯽,身类鱖,又类鰱鱼,肉微红,味美,尾端有肉,口中有牙如锯,好食蚶蚌,以腊来春去,故名过腊。”
《漢語大詞典》:待腊(待臘)
亦作“ 待臈 ”。 等到腊月。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党怀英 《雪》诗:“待臈风雪初接势,犯寒糟麴若为神。”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续姻》:“待腊将舒堤柳叶,冻柔条未堪攀折。”
《漢語大詞典》:腊醅(臘醅)
腊月酿制的酒。 清 吴伟业 《怀王奉常烟客》诗:“犹喜梅花开遶屋,腊醅初熟草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