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盛冬  拼音:shèng dōng
冬天最冷的时候。指阴历十二月。如:「时值盛冬,天寒岁暮。」
《國語辭典》:涸阴(涸陰)  拼音:hé yīn
隆冬阴气极盛。《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九峻甘泉,涸阴冱寒。」晋。张华〈杂诗〉三首之一:「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
《國語辭典》:开印(開印)  拼音:kāi yìn
1.官署于岁末封官印停止办公,至次年正月中旬恢复办公,开始用印。《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这时残冬已过。开印后,宗师按临温州。」
2.泛指官吏开始办理公务。唐。贾岛 宿姚少府北斋诗:「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
3.书报开始印刷。如:「这本书正准备开印。」
《漢語大詞典》:乾雪
1.腊月的雪。因其不易融化,故称。 清 钱世锡 《雪后》诗:“乾雪舞风停又起,冻雪漏日霽还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一:“皮鞋踏在干雪上,嘎察嘎察地,从院子里一路响到大门外的公路上。”
2.喻白发。 宋 杨万里 《病中夜坐》诗:“病身不饮看人醉,乾雪无端上鬢来。”
《漢語大詞典》:蒙倛
亦作“ 蒙箕 ”。 古时腊月驱逐疫鬼或出丧时所用之神像。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荀子·非相:“ 仲尼 之状,面如蒙倛。” 杨倞 注:“倛,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 韩侍郎 云:‘四目为方相,两目为倛。’”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咎繇 面如蒙箕。”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其貌有若蒙倛者。”
《漢語大詞典》:戌日
即腊日。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火行,衰於戌,故腊用戌日也。” 宋 梅尧臣 《和腊前》:“ 汉 家戌日看看近,云景苍茫已岁昏。”参见“ 腊日 ”。
《國語辭典》:腊日(臘日)  拼音:là rì
农历十二月初八。参见「腊八」条。
《國語辭典》:年尾  拼音:nián wěi
年终;一年的最后几天。如:「时近年尾,家家户户都忙著准备过年。」「为了一家温饱,父母从年初忙到年尾,都快累坏了。」
《國語辭典》:灶神  拼音:zào shén
民间供奉于厨房,为掌管一家祸福、财气的神祇。也称为「灶君」、「灶王爷」。
《漢語大詞典》:腊酝(臘醖)
腊月所酿之酒。 唐 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醖还因熟客开。”
分類:十二月
《漢語大詞典》:杪冬
暮冬。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餘月、暮节、暮岁。” 唐 崔曙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杪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國語辭典》:年集  拼音:nián jí
春节前各路商贩聚集的一种临时市场。如:「旧时,家家户户总是趁著年集采买年货。」
《國語辭典》:年关(年關)  拼音:nián guān
旧例在旧历年底结帐,令人觉得像关卡一样,故称为「年关」。如:「今年收成不好,田租又重,看来这个年关不好过了。」
《漢語大詞典》:逐疫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 刘昭 注引《汉旧仪》:“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 江水 ,是为虎(虐鬼);一居 若水 ,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善恶皆明鬼也。”
《漢語大詞典》:振素
(1).飘动的白绢。 唐 无名氏 《五丝续宝命赋》:“颜是渥丹,对廻鸞之十字;手如振素,盘续命之五丝。”
(2).喻隆冬自然界白色的景物。 晋 陆云 《岁暮赋》:“玄暉邈以峻服兮,黄裳皓而振素。”
(3).喻飘动的白发。指老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以至粗求至精,以甚浅揣甚深,虽始自髫齔,讫於振素,犹不得也。”
《漢語大詞典》:年根
(1).历法计年的起点。清史稿·时宪志一:“拟自 道光 十四年甲午为年根,按实测之数,将原用数稍为损益,推得日行交节时刻,似与实测之数较近。”
(2).方言。年底。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六:“富家白面堆成山,穷人年根去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