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实信
受岁
圆日
大曲
半舍
采访使
灯宴
始笄
邵南
摭言
白霫
蚰蜒
正灯
右广
鳌钓
《漢語大詞典》:实信(實信)
(1).确实的消息。《水浒传》第四一回:“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我们弟兄商议定了,正要来劫牢,只是不得个实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爷不须烦恼,交(教)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 赵树理 《邪不压正》四:“我说到这年边了,不得个实信,过着年也心不安,不如来打听打听!”
(2).确实相信。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快活得乱蹦乱跳。”
(3).真实可靠。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访极广,务求实信。”
《漢語大詞典》:受岁(受歲)
(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漢語大詞典》:圆日(圓日)
谓月圆之日,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清 程祖庆 《吴郡金石目·隆兴塔砖题记》:“ 隆兴 二年,九月圆日……圆日,月圆之日,犹言望日耳。”
《漢語大詞典》:大曲
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亦称用大曲酿造的一种白酒。如:泸州大曲、绵竹大曲。
《國語辭典》:半舍  拼音:bàn shè
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半舍指行军十五里。《薛仁贵征辽事略》:「帝行半舍之地,果见前有白玉山。」
《國語辭典》:采访使(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职官名。唐代担任巡视各州、察访善恶、考核诸道官员政绩的特任官。见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职官州郡上》。
《漢語大詞典》:灯宴(燈宴)
正月十五的宴会。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上元灯宴,后母当入观。”
《漢語大詞典》:始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后因以“始笄”谓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束发,进入婚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女:“ 宣城 诸生 罗愷 妻 孙氏 ,年始笄,遇兵乱,从姑避山中松下。”参见“ 及笄 ”。
《國語辭典》:及笄  拼音:jí jī
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漢語大詞典》:邵南
《召南》十五国风之一。 召 在 岐山 之南,为 周 初 召公 奭 之封地。 晋 陶潜 《闲情赋》:“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餘歌。”世说新语·言语“ 王中郎 令 伏玄度 、 习凿齿 论 青 楚 人物”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凿齿 以 神农 生於 黔中 ,《邵南》咏其美化,春秋称其多才。”
《国语辞典》:摭言  拼音:zhí yán
书名。五代王定保撰,十五卷。叙述唐代的贡举制度及摭拾社会轶闻。也称为「唐摭言」。
《漢語大詞典》:白霫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铁勒 十五部之一。旧唐书·北狄传·铁勒:“ 铁勒 ,本 匈奴 别种。自 突厥 强盛, 铁勒 诸郡分散,众渐寡弱。至 武德 初,有 薛延陀 …… 白霫 等,散在磧北。”
《國語辭典》:蚰蜒  拼音:yóu yán
1.动物名。节足动物,与蜈蚣同类,长约一二寸,黄黑色,脚细长,共十五对,捕食害虫,有益农事。也称为「钱龙」、「入耳」。
2.比喻曲折的路。如:「蚰蜒小路」。
《漢語大詞典》:正灯(正燈)
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水浒传》第七二回:“明日看了正灯,连夜便回,只此十分好了,莫要弄得撅撒了!”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
《國語辭典》:右广(右廣)  拼音:yòu guǎng
战国时楚军制名,分左、右广,各有兵车十五乘。或说各有三十乘。《左传。宣公十二年》:「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
《漢語大詞典》:鳌钓(鼇釣)
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 伯龙之国 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鼇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唐 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诗:“鼇钓气方壮,鶻拳心颇尊。” 明 李贽 《又书使通州诗后》:“公独鼇钓 通海 ,视等乡邻,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