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十处(十处)
宋史胡旦传幽州之北皆是山谷通人马者不过十处领将士者亦择十人同行则共议兵机分出则各司军事栖楞严经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 李 筠投宋大夫诗见九处下
分类:十处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漢語大詞典》:长洲(長洲)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國語辭典》:逸诗(逸詩)  拼音:yì shī
未收入《诗经》中的古诗。清。桂馥《札朴。卷二。温经。逸诗》:「古者谣谚皆谓之诗,其采于遒人者,如国风是也。未采者,传闻里巷,凡周秦诸书引诗不在四家编内者,皆得之传闻,故曰逸诗。」
《国语辞典》:烟台(烟台)  拼音:yān tái
1.城市名。参见「烟台市」条。
2.地名。位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有十处矿区,煤藏甚富,煤质极佳,多为无烟煤。有南满铁路经过。
《漢語大詞典》:十大洞天
道教谓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地。即 王屋山洞 、 委羽山洞 、 西城山洞 、 西玄山洞 、 青城山洞 、 赤城山洞 、 罗浮山洞 、 句曲山洞 、 林屋山洞 、 括苍山洞 。云笈七籤卷二七:“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十处──说遍十处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者,一菩提场、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逝多林也。九会者,一会菩提场、二会普光明殿、三会忉利天、四会夜摩天、五会兜率天、六会他化天、七会八会皆在普光明殿、九会逝多林也。)
〔二、说遍百亿同类一界〕,同类一界者,以百亿世界与一世界同类也。谓如来于一百亿世界说法时,而一一世界之中,各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于此之时,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为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众之所围绕,而演说法。故云说遍百亿,同类一界。(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千佛刹,即十方佛土也。)
〔三、说遍异类树形等刹〕,谓树形世界,江河形世界,回转形世界等,一切异类形相不同,而如来遍于其中,转斯法轮。故云说遍异类树形等刹。
〔四、说遍刹种〕,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谓最中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有世界名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而为世界之种,摄二十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而如来遍于其中常演说法,故云说遍刹种。(世界种者,种犹本也。谓舍(编者注:「舍」疑是「含」)摄无尽刹海也。二十重佛刹者。一、最胜光遍照,二、种种香莲华妙庄严,三、一切宝庄严普照光,四、种种光明华庄严,五、普放妙华光,六、净妙光明,七、众华焰庄严,八、出生威力地,九、出妙音声,十、金刚幢,十一、恒出现帝青宝光明,十二、光明照耀,十三、娑婆,十四、寂静离尘光华,十五、众妙光明灯,十六、清净光遍照,十七、宝庄严藏,十八、离尘,十九、清净光普照,二十、妙宝燄也。)
〔五、说遍华藏〕,华藏者,谓香水海莲华上含藏诸世界也。谓一华藏世界,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每一种中,含摄二十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各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布列安住。此诸世界如来往昔因中修行严净,故于其中,恒说斯经。故云说遍华藏。
〔六、说遍馀刹海〕,谓华藏世界之外,十方各有无尽法界刹海,而一一刹海,如来遍于其中,常说斯经。故云说遍馀刹海。
〔七、说遍前六类刹尘〕,谓上六种,各是一类。彼诸刹土,皆以尘成。一一尘中,皆有佛刹。是故如来遍彼尘内刹中,常演斯法。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故云说遍前六类刹尘。
〔八、说遍尽虚空界〕,谓于此不论成刹之尘,唯取尽虚空界,但可容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刹海,如来于中常转法轮。经云: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刹悉如是。故云说遍尽虚空界。
〔九、说遍犹帝网〕,谓如来演说此法,遍诸刹尘,犹如帝网无尽也。盖前诸类一一微尘,各摄无边刹海。此之刹海所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是则尘尘不尽,刹刹无穷。犹如帝释殿上,珠网交光,重重无尽。而如来遍于其中,常演说法,亦复如是。故云说遍犹帝网。(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十、馀佛同〕,谓如来遍前九类微尘刹海,常演斯法,调伏众生,令归性海。一佛既尔,馀十方佛,亦复如是。遍诸刹海,恒演斯法。故云馀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