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千百
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国语辞典》:千百成群  拼音:qiān bǎi chéng qún
形容数目众多,聚集一处。《三国演义》第三回:「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
《國語辭典》:存十一于千百(存十一於千百)  拼音: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亡佚者多,保存者少。唐。韩愈〈与孟尚书书》:「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
分類:为此
《漢語大詞典》:十一千百
犹言千分之十、百分之一。谓在大量中保存极少的一部分。语出 晋 陆机 《叹逝赋》:“顾旧要於遗存,得十一於千百。”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尚曰:史册者,扬乎名;碑版者,纪於迹。今愿抒哀敬,却樵苏,发颂声,彰末嗣。 邕 曰:唯唯,敢不十一千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