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升官酒
 
王绩

相关人物
王绩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王绩〉~5594~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简放,不喜拜揖。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与李播、吕才善。大业中,举孝悌廉絜,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绩爱其真,徙与相近。子光瘖,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老子、庄子置床头,佗书罕读也。欲见兄弟,辄度河还家。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馀,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自是太乐丞为清职。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所居东南有盘石,立杜康祠祭之,尊为师,以革配。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刺史崔喜悦之,请相见,答曰:「奈何坐召严君平邪?」卒不诣。杜之松,故人也,为刺史,请绩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之松岁时赠以酒脯。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馀功,亦不能成。豫知终日,命薄葬,自志其墓。
《國語辭典》:升官  拼音:shēng guān
职位提高。《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是还想我能去钻营升官呢?是还想我去谋干发财呢?」《文明小史》第八回:「因为此事即可升官,又可发财,实在比别的都好。」
《國語辭典》:升官图(陞官圖)  拼音:shēng guān tú
一种赌博游戏。列大小官位于纸上,掷骰子计点数采色或用捻捻转儿,以定升降。捻捻转儿之状,似陀螺而小,四面书德、才、功、赃等字样,上有短柄,捻之则转,转毕即倒,一面向上,视其字而决定官职的升降。
《漢語大詞典》:升官发财(升官發財)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宋庆龄 《把培养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起来》:“旧社会的‘经’,不外是要么做‘人上人’,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要么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心做奴隶。”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只有你们这些靠 美国 人升官发财的家伙,才是可耻的叛徒!”
《漢語大詞典》:增秩
增俸;升官。史记·平準书:“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復,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於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 宣子 乃以 湛 功闻於朝,於是 湛 以劳復元官, 宣子 增秩。”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大侯:“ 大侯 民多復业,亦其长官善抚绥也,宜增秩旌之。”
分類:升官
《國語辭典》:登龙(登龍)  拼音:dēng lóng
比喻成名发迹,飞黄腾达。如:「几年不见他,没想到已是千万富翁,真是登龙有术啊!」
《國語辭典》:升华(昇華)  拼音:shēng huá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不经由液态的现象。固态物质所受压力小于三相点压力时,受热可升华。如常压下的樟脑丸即能升华。
2.比喻事物的境界提升。如:「唯有勇敢的面对现实,方能将对生活的不满升华为生命的动力。」
《漢語大詞典》:升荣(升榮)
晋升官位,臻于荣华之境。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保定 二年,册拜 滎阳郡君 。序戚升荣,从夫有秩。” 唐 武平一 《加命杜审言表》:“升荣粉署,擢秀兰臺。”
《國語辭典》:腾跃(騰躍)  拼音:téng yuè
1.上冲跳跃。《庄子。逍遥游》:「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文选。枚乘。七发》:「阳鱼腾跃,奋翼振鳞。」
2.物价暴涨。《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
3.活跃。如:「他今天容光焕发,精神腾跃。」
《漢語大詞典》:迁莺(遷鶯,遷鸎)
亦作“ 迁鸎 ”。
(1).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南朝 陈 阳慎 《从驾祀麓山庙》诗:“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鶯。” 唐 李商隐 《思归》诗:“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鶯。”
(2).指迁升飞翔的黄莺。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儻见借其羽翼,与迁鶯而共飞。” 宋 陈造 《闲居》诗之一:“红糝紫蕤今次第,迁鶯来燕费商量。”
(3).喻登第。 唐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鶯侣,门多吐凤才。”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 商州 终未识迁鶯。”
(4).喻升官。 唐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诗:“振鷺齐飞日,迁鶯远听闻。”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客有迁鸎处,人无结駟来。” 唐 李邃 《卢夫人崔氏墓志》:“﹝ 李邃 ﹞沉困名场垂二十载,无路迁鸎,终随退鶂。” 清 唐孙华 《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之一:“近得迁鶯信,俄占止鵩凶。”
《漢語大詞典》:升秩
升官。 唐 韩愈 《曹成王碑》:“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奏报,升秩少府。”
分類:升官
《漢語大詞典》:升注
升官。金史·宣宗纪:“命违限者止夺三官,降职三等,仍永不升注。”
分類:升官
《漢語大詞典》:恩命
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命。《前汉书平话》卷下:“﹝ 刘恒 ﹞坐殿,群臣山呼万岁毕,勅降恩命,大赦天下。”
《國語辭典》:朱衣  拼音:zhū yī
1.红色的官服。古代以黄袍、紫绶、朱衣、青衫、白首等服色分辨贵贱。《礼记。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旂,衣朱衣,服赤玉。」唐。杜牧〈新转南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2.著此服色的官位。《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唐。章怀太子。注:「朱衣,谓祭官也。」
3.朱衣人。参见「朱衣点头」条。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三出:「三策献君前,头点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
《漢語大詞典》: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主考:“朱衣使者, 宋 人诗中屡见,亦言试官也。”参见“ 朱衣点头 ”。
分類:科举考试
《漢語大詞典》:进秩(進秩)
进升官职;增加俸禄。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晋 李重 《杂奏议》:“其有殊勋者,輒璽书勉励,或赐爵进秩,礼遇丰厚。”宋史·食货志下四:“ 政和 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緡,官吏皆进秩。” 清 钮琇 觚賸·雪遘:“﹝ 吴六奇 ﹞遂心喜自负,获以奋跡行伍,进秩元戎。”
《漢語大詞典》:迁官(遷官)
(1).晋升官爵。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一生盛旺,快乐安然,发福迁官,主生贵子。”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用人之道:“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2).贬官。降职。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登七盘岭诗之一》:“才非 贾傅 亦迁官,五月驱羸上 七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