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巨灵(巨靈)
(1).神话传说中劈开 华山 的河神。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 , 巨灵 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跡犹存。” 薛综 注:“ 巨灵 ,河神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跡,于今尚在。”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 巨灵 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元 张翥 《题华山图》诗:“ 巨灵 高掌削芙蓉,影落 黄河 一丝水。” 清 吴廷桢 《观潮》诗:“罔象横衝两崖束, 巨灵 直擘中流开。”
(2).泛指神灵。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我 戚叩落亚 如今到 巨灵 那里去,而我的诅咒却永远的追随着你们!” 阿英 《夜》:“她觉着在眼前的暗黑的空间里,又仿佛有一个火一般的巨灵。”
(3).谓巨大而强有力。《楚辞·天问》“鼇戴山抃” 王 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 之山而抃舞。” 鲁迅 《集外集拾遗·〈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作者即在说出怎样地用了巨灵的努力,这才能使被破坏了的工厂动弹,沉默了的机器运转的颠末来。”
(4).神话中的矮人。汉武故事:“ 东郡 送一短人,长七寸……召 东方朔 问。 朔 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唯有一女人,爱悦於帝( 汉武帝 ),名曰 巨灵 。帝傍有青珉唾壶, 巨灵 乍出入其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短人:“ 长山 之苑城周村间有短人,长可尺许,鬚眉手足皆具,能按拍而歌。问之,云年三十餘矣。岂 巨灵 僬侥之类耶!”
《國語辭典》:山西  拼音:shān xī
1.省名。参见「山西省」条。
2.古称华山之西。《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國語辭典》:玉井  拼音:yù jǐng
地名。隶属台南市玉井区,玉井盆地的中央,面积约七十六平方公里,原名为噍吧哖庄,民国九年改名为「玉井」。
《國語辭典》:故林  拼音:gù lín
1.昔日栖息的树林。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2.故乡。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唐。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國語辭典》:四岳  拼音:sì yuè
1.四方诸侯之长。《书经。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2.四岳。参见「四岳」条。
《國語辭典》:四岳(四嶽)  拼音:sì yuè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古代天子巡狩四方,于此朝见诸侯。《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也作「四岳」。
《漢語大詞典》:沈香
亦作“沉香”。
(1).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 清 赵翼 《石蟹》诗:“木浮乃有沉香坚,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3).文学故事人物名。 华山 三圣母 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后来知道母亲被舅父 二郎神 压在 华山 下,就力战 二郎神 ,斧劈 华山 ,救出母亲。 元 张时起 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后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國語辭典》:方岳  拼音:fāng yuè
1.四方之岳。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江湖方岳之势。」
2.人名。(西元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宋祁门人。绍定进士,南宋后期,诗名极大,可与刘克庄相伯仲。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國語辭典》:方岳(方嶽)  拼音:fāng yuè
四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漢語大詞典》:华嵩(華嵩)
亦作“ 华崧 ”。
(1). 华山 与 嵩山 的并称。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即事如已高,何必升 华 嵩 ?” 南朝 梁 沈约 《游沈道士馆》诗:“一举陵倒景,无事适 华 嵩 。” 元 贡奎 《除日登大岩山》诗:“嗟予北游览 岱宗 , 太行 西来连 华 崧 。” 元 萨都剌 《送唐卿御史》诗:“去去红尘外,秋光满 华 嵩 。”
(2).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北史·薛孝通传》:“微臣信庆渥,何以答 华 嵩 ?”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尺泽拟昆海,培塿忘 华 嵩 。”
《國語辭典》:西岳(西嶽)  拼音:xī yuè
华山的别名。参见「华山」条。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常绿肉质灌木。高约二公尺。茎多节,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而肥厚,深绿色。叶退化为小针形。花无梗,著生于顶端者,常开放成盘状,黄红色。原产于南美洲,现分布广泛,不限于热带。
2.汉武帝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铜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盘状。
3.山名。陕西省华阴太华山的东峰。峰侧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迹,据说为黄河河神以手擘开山峰以利河水通过所留。
《漢語大詞典》:五山
(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 岱舆 、 员嶠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州 、五曰 蓬莱 。”
(2).五座山。指 华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东莱 。史记·孝武本纪:“ 中国 华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东莱 ,此五山 黄帝 之所常游,与神会。”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飘飘周八泽,连翩歷五山。”
(3).五座山。指中岳 嵩山 、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李贤 注:“五山即五岳也。”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
(4).五大佛寺。皆建于 南宋 。即 杭州 径山 兴盛万寿寺 、 北山 景德灵隐寺 、 南山 净慈报恩光孝寺 、 宁波 阿育王山 鄮峰广利寺 、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
《漢語大詞典》:毛女
传说中得道于 华山 的仙女。 汉 刘向 列仙传·毛女:“ 毛女 者,字 玉姜 ,在 华阴 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 秦始皇 宫人也, 秦 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 谷春 ,教食松叶,遂不飢寒,身轻如飞,百七十餘年,所止巖中有鼓琴声云。” 唐 项斯 《送华阴隐者》诗:“近来移住处, 毛女 旧峰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鸾》:“真个 毛女 重生, 玉清 再世。”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之三:“ 希夷 云际卧, 毛女 树边逢。”
《漢語大詞典》:岳莲(岳蓮)
亦作“岳莲”。
(1).指西岳 华山 莲花峰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 岳莲 ,西岳 莲花峰 也。《华山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因名。’”
(2).指 衡山 莲花峰 ,为 衡山 七十二峰之一,因状如莲花而得名。 清 王夫之 《月斜》诗:“杳靄 岳莲 出,萧条露叶横。”
《漢語大詞典》:玉井莲(玉井蓮)
(1).古代传说中 华山 峰顶玉井所产之莲。 唐 韩愈 《古意》诗:“ 太华 峯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钱仲联 集释引 韩醇 曰:“《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 华山 。’”又引 方世举 注:“古乐府《捉溺歌》:‘ 华阴 山头百丈井,下有泉水彻骨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清 尤怡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2).喻坚贞高洁的妇女。《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回头恨駡 章臺 柳,赧面羞看玉井莲。”
《漢語大詞典》:高掌
指 华山 东峰 仙人掌 。 晋 潘岳 《西征赋》:“眺 华 岳之阴崖,覿高掌之遗踪。”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度蒲关》:“是隄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元 张翥 《题〈华山图〉》诗:“巨灵高掌削芙蓉,影落 黄河 一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