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4分类词汇 4
《漢語大詞典》:鸿生(鴻生)
鸿儒;博学之士。汉书·扬雄传上:“於兹虖鸿生鉅儒,俄轩冕,杂衣裳,修 唐 典,匡《雅》《颂》,揖让於前。”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乃选二十县,试官得鸿生。” 清 厉鹗 《河清海晏颂》:“守臣腾跃而告之,太史连络而书之,鸿生鏗鍧而颂之。”
《漢語大詞典》:硕生(碩生)
博学之士。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纯儒释皇道而治五霸之术,硕生弃四科而恤月旦之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尝召高才硕生会试府中,亲较才等,劝成学者。”
《漢語大詞典》:儒博
(1).谓学问渊博。晋书·张韪传:“ 韙 儒博,晓天文。”晋书·戴邈传:“少好学,尤精《史》《汉》,才不逮 若思 ,而儒博过之。”
(2).指博学之士。晋书·律历志上:“时 淮南王 安 延致儒博,亦为律吕。”
《漢語大詞典》:青藜学士(青藜學士)
指博学之士。 宋 刘克庄 《徐复除秘书少监制》:“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歟!”参见“ 青藜 ”。
《漢語大詞典》:青藜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