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抚有(撫有)
据有,占有。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国 ,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我 太祖 承运龙兴,弘济八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左传·成公十一年“使诸侯抚封” 晋 杜预 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已抚有两 川 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分類:据有占有
《漢語大詞典》:限田
限制私人占有田地数量。汉书·食货志上:“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上书者言赋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詔限田……而任事者终以限田不便,未几即废。”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又有人作《沁园春》词云:‘……算行关改会,限田放糴。生民凋瘁,膏血俱朘。’” 严复 《〈法意〉按语》:“ 汉 世诸公,覩并兼之害,欲以限田之法救之,然无及也。”
《國語辭典》:包举(包舉)  拼音:bāo jǔ
总括、包罗一切。《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漢語大詞典》:占破
(1).占尽,占有。 宋 杨万里 《道旁槿篱》诗:“占破半年犹道少,何曾一日不芳来。” 宋 魏了翁 《浪淘沙·刘左史之生赋两词寄之》之二:“仍是天公偏著意,占破春閒。”
(2).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六年:“当无事时,武备不修,务为因循,兵卒例皆占破,一闻啸聚,而帅臣、监司仓皇失措。”
(3).指在编制而不能尽职者。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除存留二千人 吉州 看管老小并随军輜重、火头、占破外,实出战只有七千餘人。”
(4).违法占取。《元典章·刑部·擅科》:“ 管城县 县尹 李济 状招占破 张顺 等一十五户,供送讫小麦六石六斗。”
《漢語大詞典》:名田
以私名占有田地。史记·平準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司马贞 索隐:“谓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汉书·食货志上:“限民名田,以澹不足。” 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豪强兼併之患,至今日而极,非限民名田有所不可。”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三:“故 董仲舒 欲稍近古,限民名田,以塞兼并之路。”
分類:占有田地
《國語辭典》:影占  拼音:yǐng zhàn
遮蔽、掩护。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向他州寻远亲,往乡中投近邻,向山中影占身。」《水浒传》第六回:「这两个那里似个出家人,只是绿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国语辞典》:包占  拼音:bāo zhàn
用钱财包租占有。《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是外头包占人家姐妹,瞒著家里也罢了。」
《國語辭典》:租佃  拼音:zū diàn
佃农缴交给地主的田租。
《漢語大詞典》:争占
拥挤、推撞以便占有…例如:争占靠着栏杆的位置。
《漢語大詞典》:手实(手實)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 手实 ”。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宋 苏辙 《民赋叙》:“ 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漢語大詞典》:冒占
冒名占有。宋史·食货志上一:“ 江 淮 间沙田、芦场,为人冒占,岁失官课至多。”
分類:冒名占有
《國語辭典》:喽啰(嘍囉)  拼音:lóu luó
1.聪明干练。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刬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喽啰,请起来波小哥。」也作「娄罗」、「偻儸」、「楼罗」。
2.蛮族的语言和声调。也作「娄罗」、「偻儸」、「楼罗」。
3.盗匪的部下。《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强人,扎下个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个小喽啰,有百十匹好马。」也作「娄罗」、「偻儸」。
《漢語大詞典》:指占
(1).指为己有,占有。 唐 孙棨 《北里志·泛论三曲中事》:“小堂垂帘,茵褥帷幌……诸妓皆私有所指占。”
(2).以指排十二支占卜。宋史·艺文志五:“《乙巳指占图经》三卷。”
《國語辭典》:资本(資本)  拼音:zī běn
1.本钱、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年前带了些资本,往京贸易,颇得些利息。」《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房子要租的,器具要买的,教习要请的,编书、译书、印书都要资本的。」
2.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为生产未来最终消费财而生产的或培植的生产手段,因此除一般的生产设备外,也包括人力资本。
《國語辭典》:剥削(剝削)  拼音:bō xuè
压榨、搜刮。《梁书。卷三八。贺琛传》:「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唐。魏徵〈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