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披云睹青天
   
乐令天
 
乐广披云
 
乐广云
 
乐云
 
睹青天
 
雾一披

相关人物
乐广
 
卫瓘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
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曰:「卫瓘有名理,及与何晏、邓飏等数共谈讲,见广奇之曰:『每见此人,则莹然犹廓云雾而睹青天。』」

简释

乐广披云:喻人风神朗澈,或借用指云开天晴。唐张聿《圆灵水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


例句

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 张聿 圆灵水镜

披云自有镜,从此照仙台。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李峤

披云霄汉近,暂觉出尘埃。 李敬伯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王维 游悟真寺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 白居易 寄唐生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仙侣披云集,霞杯达曙倾。 钱起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与我开龙峤,披云静药堂。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饮德心皆醉,披云兴转清 钱起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骆宾王 冬日宴

典故
卫瓘

相关人物
卫瓘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
咸宁初,徵拜尚书令,加侍中。性严整,以法御下,视尚书若参佐,尚书郎若掾属。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汉末张芝亦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例句

黄庭留卫瓘,绿树养韩冯。 李贺 恼公

典故
卫瓘抚床

相关人物
司马衷(晋惠帝)
 
卫瓘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
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高祖皓,汉明帝时,以儒学自代郡徵,至河东安邑卒,因赐所亡地而葬之,子孙遂家焉。……太康初,迁司空,侍中、令如故。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武帝敕瓘第四子宣尚繁昌公主。瓘自以诸生之冑,婚对微素,抗表固辞,不许。又领太子少傅,加千兵百骑鼓吹之府。以日蚀,瓘与太尉汝南王亮、司徒魏舒俱逊位,帝不听。……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复有言。贾后由是怨瓘。

例句

袁盎却座,卫瓘抚床。 李瀚 蒙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0—291 【介绍】: 西晋河东安邑人,字伯玉。三国魏末任尚书郎。转廷尉卿,监邓艾、钟会军伐蜀。蜀灭,会据蜀反,瓘以计平之,并追杀艾。入晋,累官司空。武帝命瓘子宣尚繁昌公主。瓘性严整,以法御下,为政清简,有声誉。为杨骏所谗,逊位。惠帝立,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政,为贾后所杀。与尚书郎索靖俱善草书,时号“一台二妙”。追封兰陵郡公,谥成。
全晋文·卷三十
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案:《左思传》有「陈留卫瓘」,乃卫权之误。魏尚书觊子。明帝时袭爵閺乡侯,为尚书郎,徙通事郎,转中书郎。高贵乡公时迁散骑常侍。陈留王即位,拜侍中,转廷尉卿,寻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行镇西军司。蜀平,除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寻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菑阳侯。晋受禅,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徙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咸宁初,徵拜尚书令,加侍中。太康中迁司空,领太子少傅,进太保。惠帝初,录尚书事,辅政。为贾后矫诏所杀,谥曰成。有《论语注》八卷。
《国语辞典》:卫瓘(卫瓘)  拼音:wèi guàn
人名。(西元220~291)字伯玉,晋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初仕魏为廷尉卿,监邓艾、钟会军攻蜀,蜀平还封菑阳侯,及晋,官至太保,录尚书事,为政清简,甚负时誉,惠帝时为贾后诬杀,谥成。瓘娴文艺,与尚书郎索靖俱善草书,并称二妙。
《漢語大詞典》:杜卫(杜衛)
东汉 杜度 与 晋 卫瓘 的并称。两人均以善书著称。 唐 张怀瓘 书断中:“自 导 至 珉 ,三世善书,时人方之 杜 卫 二氏。”
《國語辭典》:二妙  拼音:èr miào
1.称晋朝擅长草书的卫瓘、索靖。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
2.称唐代善于裁剖的韦维与善于作诗的宋之问。见《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
3.称宋代擅长画竹的艾淑与擅长画龙的陈所翁。见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
4.称擅长作诗的金人段克己、段成己两兄弟。
《漢語大詞典》:五长(五長)
五种优点、长处。 宋 苏轼 《求婚启》:“伏承令女第二小娘子,庆闈擢秀,岂独 卫公 之五长。”按,此指 晋 卫瓘 女“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见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漢語大詞典》:十三家
(1)指 晋 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 卫瓘 、 缪播 、 栾肇 、 郭象 、 蔡谟 、 袁宏 、 江湻 、 蔡系 、 李充 、 孙绰 、 周瓌 、 范宁 、 王珉 。 南朝 梁 皇侃 《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 张侯 所学, 何晏 所集者也。 晋 太保 河东 卫瓘 字 伯玉 、 晋 中书令 兰陵 繆播 字 宣则 ……右十三家为 江熙 字 太和 所集。 侃 今之讲,先通 何 集,若 江 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 南唐 至 南宋 十三个制墨家,即 李廷珪 (包括 李 之子 承宴 )、 沈珪 (包括 沈 之子 宴 )、 关珪 、 张遇 、 常遇 、 潘遇 、 张谷 、 潘谷 、 叶谷 、 胡景纯 、 陈赡 、 梅赡 、 耿德真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儿时,於 彭门 寇钧国 家,见其先世所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家墨,断珪残璧,璨然满目”。(3)指 明 末 高闯王 等十三支农民起义军。 崇祯 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 荥阳 集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 高迎祥 、 张献忠 、 马守应 、 罗汝才 、 贺一龙 、 贺锦 、 许可变 、 李万庆 、 马进忠 、 惠登相 、 横天王 、 九条龙 、 顺天王 。见明史·李自成传。(4)指周礼等十三种注本。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十三家:“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 孔 、 郑 、 王 、 何 、 服 、 杜 等注凡十三家……所举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伪 孔安国 尚书传、 郑康成 周礼礼记注、毛诗笺、尚书论语注、 王肃 周礼礼记毛诗尚书注、 何休 《公羊》学、 服虔 左传解诂、 杜预 左传集解也。”
《漢語大詞典》:卫索(衛索)
晋 代书法家 卫瓘 和 索靖 的并称。 唐 张怀瓘 书断·神品:“﹝ 钟繇 ﹞行书则 羲之 、 献之 之亚,草书则 卫索 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禪碑》,称此为最。”
《漢語大詞典》:一台二妙(一臺二妙)
晋 卫瓘 与 索靖 俱善草书, 瓘 为尚书令, 靖 为尚书郎,时人号为“一臺二妙”。见《晋书·卫瓘传》。后用以泛称同官而俱负时名之二人。 唐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且招以诗戏赠》诗:“一臺称二妙,归路望行尘。” 元 范椁 《寄友人》:“如此一臺兼二妙,令人万里破千愁。” 清 钱谦益 《送詹叶二御史赴南台》诗之二:“帝遣 雄班 重 镐京 ,一臺二妙遂先鸣。”
《漢語大詞典》:柳叶篆(柳葉篆)
篆书的一种。 晋 卫瓘 作。因形如柳叶,故名。 明 陶宗仪 书史会要·秦·李斯:“自﹝小篆﹞后又别为八,曰鼎小篆,曰薤叶篆,曰垂露篆,曰悬针篆,曰缨络篆,曰柳叶篆,曰翦刀篆,曰外国胡书,此皆小篆之异体也。” 明 陶宗仪 书史会要·晋·卫瓘:“ 卫瓘 ,字 伯玉 , 魏 尚书僕射 覬 之子,官至司空太保,謚曰 成性 ,贞静有名理,以隶草名当世……曰藁草,曰柳叶篆,皆 瓘 所作。”
《國語辭典》:披云(披雲)  拼音:pī yún
拨开云雾。三国魏。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漢語大詞典》:披云雾(披雲霧)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的神情清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卫伯玉 为尚书令,见 乐广 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覩青天。’” 清 王夫之 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谁为为之邪?”亦省作“ 披雾 ”。南史·孔休源传:“不期忽覯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 宋 李纲 《辞免领开封府事表》:“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於披雾。”
《漢語大詞典》:披雾(披霧)
见“ 披云雾 ”。
《漢語大詞典》:披云雾(披雲霧)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的神情清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卫伯玉 为尚书令,见 乐广 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覩青天。’” 清 王夫之 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者,谁为为之邪?”亦省作“ 披雾 ”。南史·孔休源传:“不期忽覯清颜,顿祛鄙吝,观天披雾,验之今日。” 宋 李纲 《辞免领开封府事表》:“去魑魅之域而已幸於赐环,簉云龙之廷而方期於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