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危惧(危懼)
忧虑恐惧。书·汤诰:“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新唐书·卢携传:“及 巢 破 淮南 , 璘 战死, 忠武 兵乱,天下危惧。” 邹韬奋 《经历》十一:“我们的心理是特别的紧张,差不多每日二十四小时都是时刻在惴惴危惧着的。”
《国语辞典》:慄慄危惧(慄慄危惧)  拼音:lì lì wéi jù
形容非常惊恐、害怕。《书经。汤诰》:「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慄慄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漢語大詞典》:栗栗危惧(栗栗危懼)
形容很害怕。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於深渊。”栗栗,一本作“ 慄慄 ”。 鲁迅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栗栗危惧。”
分類: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