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34,分209页显示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郭希愈(逊卿 )
吴缙(云卿 )
朱云凤(瑞卿 )
李录(贡卿 )
李惠(德卿 西冈 )
王相(懋贤、懋卿 介塘 )
赵锦(文卿 守朴 )
邹瓒(献卿 )
陈由正(楷卿 )
姚汝皋(舜卿 汝川 )
彭泽(仁卿 芝田 )
李淳(文卿 缨溪 )
陈明(继卿 )
陈绶(绾卿 铁川 )
叶应骢(肃卿 三冈 )
郭希愈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郭希愈(1487年—?),字逊卿,直隶真定卫军籍山西壸关县人。顺天府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四十八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六名进士。兵部观政,初任行人司行人,嘉靖二年(1523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卢凤。嘉靖三年(1524年),参与左顺门哭谏。
吴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缙(1488年—?),字云卿,陕西凤翔县石落里上郭店人。正德癸酉陕西解元,正德辛巳进士。嘉靖时官至山东按察使。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陕西乡试第一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辛巳科会试第二百十四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兵部郎中,因憨直外放,历任铜仁、处州、庐州等地知府,累官山东按察使。
朱云凤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云凤,字瑞卿,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民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十名,登第三甲第四十四名进士。
李录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录(1488年—?),字贡卿,山东济南府临邑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七十六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惠(1488年—1519年),字德卿,号西冈,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尚书李钺之子。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河南乡试第四十二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二百三十三名,三甲二十二名进士,户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因进言劝阻而被施杖刑而亡。世宗即位后,赠监察御史。
王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2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懋贤,一作懋卿。资性过人,嗜学。家贫,授徒山中,夜读不辍。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世宗即位,成进士。授编修。以议大礼忤旨,下诏狱,死杖下。
维基
王相(1488年—1524年),字懋卿,号介塘,浙江鄞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年,在大礼议中与杨慎等众官在紫禁城左顺门哭争,被廷杖身死。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七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二甲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豪迈尚志节。事亲至孝。三餐不继,安贫乐道。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事件中,因上疏反对世宗而被施杖刑,不久伤重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赵锦(1488年—1556年),字文卿,号守朴,直隶顺天府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人,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二甲七十二名进士,授南京户部浙江司主事,管理扬州钞关。正德十六年,改南京户部贵州司主事。嘉靖元年,改南京户部四川司主事,署郎中事,后实授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迁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历任武选司、职方司,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发生军变,随总制宣大军务侍郎胡瓒掌书记督饷。嘉靖八年,改授南京户部河南司郎中。次年外任浙江温州府知府。嘉靖十二年八月,担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嘉靖十五年,改山西右参政。两年后,任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次年,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任延绥巡抚。十九年丁忧归。嘉靖二十一年八月起复担任右副都御史、大同巡抚。嘉靖二十三年冬调任甘肃巡抚,二十四年三月考察闲住。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再次起用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同巡抚,十一月以军功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嘉靖三十年二月升兵部尚书。同年十一月加太子少保,晋太子太保,三十一年十月因仇鸾案,谪充极边山丹卫卫军,妻子随住。
邹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邹瓒,字献卿,浙江馀杭县人,锦衣卫中后所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顺天府乡试第十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四十七名,登第三甲第十八名进士。
陈由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由正,字楷卿,江西南昌府宁州人,民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姚汝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姚汝皋(1489年—?),字舜卿,号汝川,河南开封府襄城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六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进士。工部观政,授大理寺评事,因谏武宗南巡,十四年四月降刑部照磨,十六年五月复除兵部主事,累官兵部郎中,大礼议期间,参与左顺门事件。被廷杖。后升四川布政司参议,嘉靖八年(1529年)三月以平芒部功受赏,改山西,致仕。
彭泽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彭泽(1489年—?),字仁卿,号芝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军籍,进士出身。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会试一百三十名,廷试二甲九十八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吏部验封司主事,后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三年,升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嘉靖五年,再升稽勋司郎中。次年,改吏部文选司郎中。同年十月,改右春坊右谕德。嘉靖八年,收掌文书官。八年八月,首辅张璁去职,彭泽以其党,被调外任,不久上疏乞休,因自言无过,止以议礼得罪于人,诏令供职如故。九年七月升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十年七月因怂恿行人司司正薛侃上疏选亲王一人入京为守城王,辅佐东宫,触怒世宗,薛侃被下狱审讯,牵涉至夏言、给事中孙应奎、曹汴,俱下狱,经过审讯,首辅张孚敬被令致仕,彭泽被充军遣戍山西。后遇赦释放归乡,卒于家。
李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淳(1489年—1548年),字文卿,号缨溪,山东省东昌府濮州人,军籍,治《诗经》。五月十八日生,行二。由州学生中式乙酉(1525年)山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年四十四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第三甲第八十六名进士。观礼部政,授山西潞城县知县,历升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出为辰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明(1484年—?年),字继卿,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灶籍。治《易经》,行二,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东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年四十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五十三名,第三甲第七十七名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著有《水部集》。
陈绶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绶(1486年—?年),字绾卿,号铁川,直隶大名府元城县人,民籍。六月二十一日生,行四,治《春秋》,中式弘治甲子(1504年)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曾任山西绛州学训导,年三十二岁中式正德十二年丁丑科会试第三百十四名,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进士。户部观政,十四年任浙江归安县知县,调河南沔池县,改升太仆寺丞,历任云南姚安府、四川叙州府知府,嘉靖十七年(1538年)正月官员考察以酷罢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肃卿。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谏南巡,被杖。嘉靖初,历郎中,争“大礼”,再下狱廷杖。以勘奸人陈洸狱,具其罪宜斩,忤桂萼。寻迁吉安知府。嘉靖六年,桂萼反陈洸案,应骢被谪戍辽东。后赦归。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肃卿。生而丰骨坚峙,卓然若山立,步履俱中尺寸。为人尚气节,不肯龊龊与世俗相依阿。少读书,潜观默解,务求合于注疏之外。正德中,举进士,官刑部主事,善执法。会上将南巡,公与同曹伏阙谏,罚跪五日,杖之朝,濒死。嘉靖初,稍迁郎中。有相国子用势为大奸中罪,系付公论,论如法无避。甲申议大礼,公复与廷臣伏阙诤,下诏狱,又杖之朝,又濒死。给事中陈洸者,潮州人,素鸱张无状,横虐其乡。御史戴金、张日韬、蓝田奏发其奸,六科十三道复合疏尽列其慆酷、败伦、纳叛诸大不法,诏遣刑官往按。时洸方以议礼媚附,张璁、桂萼诸人相朋结,诸曹俱顾缩不敢前,共以属公。公即应诏而南,牒御史台藩臬共论鞫,凡七讯而狱成,遂具上,寘当大辟,其乡人有手搏猛虎,潮民得所之谣。秩满,出知吉安,以内艰里居。而洸覆出反。诋奏,讯官。桂萼力从中为辩,遂逮公问。公荷械,言笑就道。及廷鞫,诸权贵俱相折辱,至不堪。公不稍为屈,大声曰:骢故法吏也,所持国三尺耳。诸公必欲直洸枉,骢任为之,其如国法何?如鬼神何?是日黄雾四塞。次日,大风拔巨木。有诏从轻拟,竟坐公按狱不实罪,落职为民。无何,洸复横诋,奏意必杀公。霍韬益力主之,乃竟谪戍铁岭卫。得命,即挟室而行。卫故绝边,控弦,时出入无常,开府诸君闻公名,每延致上坐问策,公辄为筹画决胜。其辽左诸生,亦执经日集门下,公欣然忘其为万里戍也。会以赦放还,再值覃恩,复其官,卒于家。公生平执大义,抚掌论天,下事忼忾。值大变猝惊,才智人不敢吐气,公独毅然任之,指挥可办。自身濒死者数矣,而不挠不悔,为国直臣。然竟终老里门,未竟其用,论者惜焉。
维基
叶应骢(1490年—?),字肃卿,号三冈,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民籍,进士出身。正德八年(1515年)癸酉科丙子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9年),登丁丑科会试三十一名,廷试二甲六十八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刑部主事。明武宗南巡之争中阻挡,受杖刑三十。嘉靖初年,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大礼议中因反对明世宗,而再次入狱廷杖。后弹劾给事中陈洸,历任吉安府知府。嘉靖六年,陈洸反诬陷叶应骢,称其滥杀无辜。刑部尚书许赞辩称应骢无罪,明世宗仍然特谪叶应骢戍辽东。嘉靖十六年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