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7,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192 193 194 195 196 198 199 200 201 下一页
蒋元龙(字 乾九、云卿 号 春雨 )
徐步云(字 汉卿 号 礼华 )
关槐(字 晋卿、晋轩 号 云岩、曙笙、柱生、青城山人 )
伊秉绶(字 组似 号 墨卿、默庵 别称 伊汀洲 )
何元烺( 道冲 字 良卿、伯用 号 砚农 )
何元卿
王引之(字 伯申 号 曼卿 文简 )
王贞仪(字 德卿 )
许宗彦(字 积卿、固卿、周生 庆宗 )
陈廷璧(字 孚卿 )
殷树柏(字 曼卿 号 云楼、懒云、西畴桑者 )
王泽(字 润生 号 子卿 )
李仲昭(字 次卿 )
姚元之(字 伯昂 号 荐青、廌青、曼卿 )
其它辞典(续上)
周廷佐(字 望卿 号 墨田 )蒋元龙(字 乾九、云卿 号 春雨 )
徐步云(字 汉卿 号 礼华 )
关槐(字 晋卿、晋轩 号 云岩、曙笙、柱生、青城山人 )
伊秉绶(字 组似 号 墨卿、默庵 别称 伊汀洲 )
何元烺( 道冲 字 良卿、伯用 号 砚农 )
何元卿
王引之(字 伯申 号 曼卿 文简 )
王贞仪(字 德卿 )
许宗彦(字 积卿、固卿、周生 庆宗 )
陈廷璧(字 孚卿 )
殷树柏(字 曼卿 号 云楼、懒云、西畴桑者 )
王泽(字 润生 号 子卿 )
李仲昭(字 次卿 )
姚元之(字 伯昂 号 荐青、廌青、曼卿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周廷佐,字望卿,号墨田,和州人,乾隆初年上舍生,官南丰县龙池尉,著《北鸿诗俟》十卷未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799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乾九,一字云卿,号春雨。乾隆三十六年副贡生。以教授生徒为业。善花卉,尝以杨梅紫液画牡丹,用草汁作叶。精篆刻。工诗词,隐然为嘉兴诗坛领袖。有《春雨楼诗》、《桃花亭词》、《西斋过眼录》。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步云,字汉卿,号礼华。贵州德江人,清代政治人物。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第三次南巡,徐步云进献诗赋,特赐举人出身,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甲十四名,后官至湖北随州知州。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政尤拔世与卢见曾舞弊案。徐步云私通信息,以致卢见曾得以转移财产,事发后,谪戍伊犁效力。在当地吟诵大量的西域诗。乾隆三十六年,舒赫德调任伊犁将军,乾隆三十八年(1773)得舒赫德保奏,自塞外回籍,在天津以七言绝句作“新疆风物志”以献。,被起用为四库全书处分纂官。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以舒赫德次子牵连,被革职。《清史稿》无传。有《爨余诗钞》四卷本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晋卿,一字晋轩,号云岩,一号曙笙,又号柱生,晚号青城山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善画山水。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关槐,字柱生,一字曙笙,号云岩,一号晋轩,仁和人。乾隆庚子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有《青城山人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4—1815 【介绍】: 清福建宁化人,字组似,号墨卿。伊朝栋子。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改刑部主事。嘉庆初,出任广东惠州知府,铲除掳人勒赎的土匪。后调江苏扬州知府。勘灾必逐户亲阅手记。历署河库道、盐运使。以父丧离职,遂不再出。工诗古文,究心理学,尤精书法。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晚晴簃诗汇·卷一○六
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宁化人。乾隆己酉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扬州知府。有《留春草堂诗草》。词学图录
伊秉绶(1754-1815) 号墨卿、默庵。福建汀洲人,故人又称伊汀洲。受大学士朱圭与纪晓岚器重,拜纪为师,又拜刘墉为师习书。乾隆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1799)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后为扬州知府。以廉吏善政著。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别,后扬州人建"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善书画篆刻,工诗文。维基
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清朝中叶政治人物、书法家。伊秉绶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出生于宁化城关。父伊朝栋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秉绶补生员,四十四年秋中举人,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初授刑部额外主事,擢拔为浙江司员外郎,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广东惠州府知府,因故谪戍军台,后升为扬州府知府。嘉庆二十年(1815年),病故于扬州,供奉于“三贤祠”内。
人物简介
维基
何元烺(?—?),原名道冲,字良卿、一字伯用,号砚农,山西灵石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于乡,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官至广西太平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6 【介绍】: 清四川华阳人。乾隆间从攻金川、台湾林爽文军、廓尔喀。累擢副将。嘉庆元年参与镇压白莲教,擢兴汉镇总兵。在达山被击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6—1834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伯申,号曼卿。王念孙子,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官至工部尚书。传父文字训诂之学,有“一家之学,海内无匹”之称(阮元语)。卒谥文简。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辞》等。维基
王引之(1766年—1834年),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探花,训诂学家。祖父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道。王引之幼承家学,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擢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王念孙首劾和珅,王引之添上“唐尧在位,亦有共欢;及至虞舜登庸,即行诛殛”数语。仁宗特意在乾清宫召见王引之。累官工部尚书。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于任,谥文简。《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8—1797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原籍安徽天长,字德卿。诸生詹枚妻。十一岁随父赴吉林,奔祖父丧,居吉五年,读书习骑射。旋回江南,随家转徙京师、陕西、湖北、广东。通天文、算学、医学,工诗文、绘画。曾痛斥风水迷信之说。对岁差原理有清晰了解,并能驳正前人著作中的错误。有《德风亭集》、《星象图释》、《筹算易知》、《重订策算證伪》、《西洋筹算增删》、《沉疴呓语》等。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王贞仪,字德卿,江宁人。诸生詹枚室。有《德风亭诗钞》。闺秀百家词选·德风亭词
王贞仪,字德卿,江宁人。宣化知府王者辅孙女,王锡琛女,宣城詹枚室。记诵淹冠,最嗜梅氏天算之学,著有《术算简存》五卷,《星象图释》二卷,《筹算易知重定》,《策算證讹》,《西洋筹算》,《增删女蒙拾诵》,《沈疴呓语》各一卷,《象数窥馀》四卷,《文选诗赋参评》十卷,《绣帙馀笺》十卷,《德风亭初集》十四卷,《二集》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8—1818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积卿,一字固卿,又字周生。嘉庆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就官两月告归。专心读书著述。学问通达古今,尤精天文及礼制。有《鉴止水斋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四
许宗彦,原名庆宗,字积卿,号周生,德清人。嘉庆己未进士,官兵部主事。有《鉴止水斋集》。维基
许宗彦(1768年2月18日—1819年1月17日),字积卿,号周生。浙江德清人。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初一日(1768年2月18日)生。九岁能读经史,侍郎王昶爱其才,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进士,官至兵部车驾司主事,居官仅两月,即以亲老辞归。好藏书,有“藏书三十六橱,类多精善”。精通天文、历算,自制浑金球,曾观测到天王星(荷逻候星),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19年1月17日),卒于杭州。著有《鉴止水斋集》二十卷。妻梁德绳。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廷璧(?~?),字孚卿,台湾县人,为陈廷瑜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恩贡。嘉庆十一年(1806)蔡牵之乱,以守城功授六品职衔。〖参考陈廷瑜《选赠和斋诗集》,石旸睢藏本。〗(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9—1847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曼卿,号云楼,晚号懒云,又号西畴桑者。工花卉,尤擅小幅,晚年喜作蔬果。好刻竹。有《一多庐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芜湖人,字润生,号子卿。嘉庆进士。官至徐州知府。善画山水,笔墨古厚。七十一岁尚作画。精篆刻。有《观斋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六
王泽,字子卿,芜湖人。嘉庆辛酉进士,历官徐州知府。署赣南道。有《观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嘉应人,字次卿。嘉庆七年进士。由编修迁御史。长芦盐商查有圻,交通朝贵,无人敢言,仲昭不顾户部偏袒,上疏弹劾,鞫实,有圻论斩,同案者降革有差,人咸侧目。未逾年,遭劾罢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1852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伯昂,号荐青。嘉庆十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左都御史。以事降调内阁学士。曾从学于姚鼐,书画并工,熟于掌故。后以年老休致。有《竹叶亭杂诗稿》、《竹叶亭杂记》。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七
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桐城人。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左都御史,降内阁学士。有《廌青集》。维基
姚元之(1783年—1852年),字伯昂,号曼卿。安徽桐城人。清代官员、书画家。姚元之出身书香门第,曾问学于族祖姚鼐,与崔旭、梅成栋并称“张门三才子”。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科直隶乡试为张问陶所取士,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直南书房。嘉庆十七年(1812年),因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元之负失审之责,被降为编修。之后历升咸安宫总裁、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十三年(1833年)升工部右侍郎,后擢左都御史。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事降二级调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年老请休归里。咸丰二年(1853年)卒。《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