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7,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李庆良(字 赓卿 号 友鹤、猿乃 )
蒋载(字 薇卿 号 竹芗 )
广照(名 黄照 字 月华 号 镜蟾、宣卿 )
洪钧(字 陶土 号 文卿 )
王炳(字 蔚卿 号 竹庵 )
铁祺(字 寿卿 号 菊泉 )
柳商贤(字 质卿 )
秦廷璧( 琛 字 皖卿 )
唐景崧(字 维卿、薇卿 号 南注、南注生、请缨客 )
朱福诜(字 叔基 号 桂卿 )
熊景钊(字 楠卿 )
英煦(字 和卿 号 曙楼、鹤清 )
孟继埙(字 治卿、志青 )
顾森书(字 纶卿 )
其它辞典(续上)
戴循良(字 翰卿 )李庆良(字 赓卿 号 友鹤、猿乃 )
蒋载(字 薇卿 号 竹芗 )
广照(名 黄照 字 月华 号 镜蟾、宣卿 )
洪钧(字 陶土 号 文卿 )
王炳(字 蔚卿 号 竹庵 )
铁祺(字 寿卿 号 菊泉 )
柳商贤(字 质卿 )
秦廷璧( 琛 字 皖卿 )
唐景崧(字 维卿、薇卿 号 南注、南注生、请缨客 )
朱福诜(字 叔基 号 桂卿 )
熊景钊(字 楠卿 )
英煦(字 和卿 号 曙楼、鹤清 )
孟继埙(字 治卿、志青 )
顾森书(字 纶卿 )
人物简介
简介
字翰卿,瑞安人,同治六年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顺天通州人,字赓卿,号友鹤,又号猿乃。同治六年举人。善画花鸟,中岁而卒。有《海棠巢题画记》。
人物简介
简介
蒋载(1837-1881),字薇卿,号竹芗,江阴人。国学生,同知衔,例授奉政大夫候选清军分府。
人物简介
维基
广照(1838年—?),又名黄照,字月华,号镜蟾,一号宣卿,黄氏,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同治壬戌举人,戊辰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四年顺天乡试同考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9—1893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陶土,号文卿。同治七年状元。授修撰,曾典陕西、山东乡试。光绪间出使俄、德、奥、荷。官至兵部左侍郎,兼总理衙门大臣。曾创干支代字法省电报四码为三码。精西北地理,在国外收集蒙古汗国史料甚勤,有《元史译文證补》。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炳,字蔚卿、号竹庵,陕西省汉中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人,进士出身。同治二年(1863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任翰林院编修,光绪元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后任山西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铁祺(1839年—?),字寿卿,号菊泉,博尔济吉特氏,内务府蒙古正白旗人,清朝官员。咸丰五年乙卯科举人,同治二年癸亥科二甲进士出身。中进士之后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春事坊右庶子。同治五年授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讲学士;十三年授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二年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正白旗蒙古副都统、正红旗汉军副都统;五年迁理藩院右侍郎。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四
柳商贤,字质卿,吴县人。同治庚午举人,官宁海知县。有《蘧盦诗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廷璧(1840-1895),原名琛,字皖卿,无锡人。太学生,考取国史馆誊录,议叙盐大使,复应学使试,入郡庠。有《皖卿诗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1—1903 【介绍】: 清广西灌阳人,字维卿。同治四年进士。中法战起,自请出关招刘永福,率景字军与之共败法军于宣光。战后,除台湾道,累擢至巡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于日本,士绅拥之为总统,宣告自立。日军攻基隆,微服遁归厦门。有《请缨日记》。全台诗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又字薇卿,号南注、南注生、请缨客,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665)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入越南,力劝刘永福黑旗军加入抗法行列。光绪十年(1884)率「景字军」迎战法军有功,官升二品。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出任台湾兵备道,兼理学政。唐氏雅好文学,曾修葺台南道署旧有斐亭,创「斐亭吟社」,时邀僚属、诗友饮酒赋诗。台人士之能诗者,悉礼致之,扢雅扬风,于斯为盛,一时台士竞为诗作。又礼聘台南进士施士洁担任海东书院山长,挑选台士之秀异者如丘逢甲、许南英、汪春源等入海东书院就读,对当地文风之鼓倡,颇具影响力。光绪十七年(1891)升台湾布政使,驻省会台北。公馀复屡邀文士百数十人集于官署,为诗酒之会,尤以竞作诗钟为能。适因安溪人林鹤年办理茶釐船捐等局务来台,赠以数十盆牡丹,故取名为「牡丹吟社」。社员吟咏诗稿,景崧悉加收录,遂有《诗畸》之辑录。此外,唐氏又好诗谜,台南、台北两地任职时皆致力推展之,编有《谜拾》一书,对台湾谜学之发展影响颇大。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出任台湾巡抚,次年(1895)割台议起,唐氏致电清廷,预言台民将有大乱,建议急请英俄为同盟以保台,并请辞巡抚职。及马关条约签订,全台哗然,唐氏复电告清廷,自云遭台人「劫留」,不得已暂允驻台,与当地绅民发布公告,宣示保台决心。五月二十五日全台绅民倡建「台湾民主国」,共推唐氏为总统。六月五日,日军逼近台北城,唐氏搭德船从沪尾遁逃,内渡厦门,后归桂林。光绪二十三年(1897)支持康有为在桂林的维新运动,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桂林「体用堂」中文总教习。晚年耽爱戏剧改革,为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桂戏」之奠基者。著有《请缨日记》、《寄閒吟馆诗存》、《看棋亭杂剧》。唐氏在台之作可见者不多,以下据《诗畸》所收录之唐氏诗作为底本,参照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台北文物》六卷四期所刊赖鹤洲〈斐亭吟会‧牡丹诗社〉进行编校。(许俊雅、施懿琳合撰)维基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维卿,又字薇卿,号南注、南注生,又号请缨客。广西省桂林府灌阳县人。同治年间以进士入词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战争期间,请缨南下越南,招抚黑旗军刘永福,且领军与法军激战有功,历升道员、布政使,署末代台湾巡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割让予日本后,曾短暂出任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八天。后因日本军队从澳底登陆,唐景崧得知此消息,便携带银两逃回中国大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二
朱福诜,字叔基,号桂卿,海盐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复安室诗文集》。维基
朱福诜(1841年—1919年),字桂卿,浙江海盐县澉浦镇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医生。朱福诜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十余年,通经书、佛经、医学。后来他教书为生,张元济曾为其学生。后来他以拔贡入仕,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他中举,光绪六年(1880年)他成为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此后他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传讲,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任会试同考官。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任河南学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任贵州学政。他以编书之劳获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授资政大夫,晋升荣禄大夫。辛亥革命后,他卸职回归家乡。后来他受总统徐世昌之邀,任总统顾问,并迁居天津。他精通医术,其亲友慕名前来求治者不少。他曾经治愈了妻子张氏、徐秀生之妻朱氏的不孕症。工书法。
人物简介
维基
熊景钊,字楠卿,贵州贵阳人,进士出身。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二甲三十二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四川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英煦(1842年—?),字和卿,号曙楼,又号鹤清,赫舍里氏,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十年进士出身,光绪五年任福建副考官,十一年任云南主考官,光绪十三年,任盛京刑部侍郎,十四年任四川学政。工诗文,著有《红藤馆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天津人,字治卿,一字志青。由举人官御史,出守贵州石阡府。善书,工画兰。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五
孟继埙,字志青,天津人。同治癸酉举人,由内阁中书历官湖北盐法道。有《绿庄严馆诗存》。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六
顾森书,字纶卿,金匮人。同治癸酉拔贡,分省补用知州。有《篁韵盦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