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7,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216  217  218  219  220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石作栋(郑卿 洮溪 )
蒯光典(礼卿、季逑、理卿 季述 )
吴朝品(立卿 )
萧端澍(雨根 水卿 )
钰昶(佩卿 仲明、瑾天、鹤痴 )
唐烜(昭卿、昭青、照青、仲旭 芸叟 )
荣庆(华卿、质夫 实夫、寿峰 文恪 )
汪康年(穰卿 恢伯 )
汪清(湘卿 )
寿森(幼卿 逸庵 )
蒋国桢(季卿 干臣 )
孔昭倩(美辅 芳村、秀卿 )
孙多玢(温如 润甫、理卿 )
王庆垣(薇卿 )
夏曾佑(穗卿 碎佛 )
石作栋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石作栋(1856年—1921年),甘肃临洮辛店人,字郑卿,号洮溪。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一年举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任贵州荔波县等知县。著有《郑卿文集》《洮溪青云集》等。沙塄古城石氏四房后裔,始祖明武德将军。其祖父为贡生,父石万卿为举人,子石昆山文笔不逊其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7—1910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礼卿,一字季逑。光绪九年进士,授检讨。出督淮南盐政。授淮扬海道。旋出任欧洲留学生监督年余。自负有经世之略,对中西政教利弊,探讨有得,对中外学制,尤有心得。有《金粟斋遗集》。
维基
蒯光典(1857年—1910年),字礼卿、理卿,号季述,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同进士出身。蒯德模之子。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吴朝品(1858—?),字立卿,四川绵州人。自言三十五岁始食饩,四十岁始得八品官。观其诗,盖成都学署司训也。著有《涪雅堂诗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萧端澍,字雨根,号水卿,三台人。光绪戊子举人,官武昌知县。有《赏松石斋诗存》。
钰昶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钰昶(1858年—?),字佩卿,号仲明,一号瑾天,别号鹤痴,白格佳氏,满洲镶红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2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盐山人,字昭卿,一字昭青,晚号芸叟。光绪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调大理院推事。善书、工诗,间作山水。有《虞渊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唐烜,字照青,一字仲旭,晚号芸叟,盐山人。光绪己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大理院五品推事。有《虞渊集》。
维基
唐烜(?年—?年),字照青,一字仲旭,晚号芸叟,直隶盐山县人。清末官员、诗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授官刑部主事,历官大理院五品推事。唐烜工诗,有《虞渊集》。《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荣庆,字华卿,号实夫,蒙古人。光绪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弼德院顾问大臣。谥文恪。
维基
荣庆(1859年12月31日—1917年4月23日),字质夫,号华卿,一号寿峰,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进士出身,清末军机大臣,参与新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0—1911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穰卿,晚号恢伯。光绪二十年进士。官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时务报》,延梁启超任主编,鼓吹维新。后改办《昌言报》,自任主编。二十四年,办《中外日报》,拥护新政。三十三年,在京办《京报》。宣统二年,又办《刍言报》。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汪康年,字穰卿,钱塘人。光绪甲辰进士,官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一
汪清,字湘卿,东台人。训导永錤女,同县光绪庚寅进士、编修夏寅官室。有《求福居诗钞》。
闺秀词钞·卷十六
字湘卿,东皋人,同邑编修夏寅官室。有《求福居诗馀》。
寿森 朝代:清末近现代初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寿森,字幼卿、号逸庵,北京人,光绪间举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蒋国桢,字季卿,号干臣,无为人,光绪中官温处道,著《望益轩诗集》。
孔昭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孔昭倩,字美辅,号芳村,又号秀卿,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一代孙,属大宗户,同进士出身。高旺平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江苏知县即用。后升任苏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多玢,字温如,号润甫、理卿,安徽省凤阳府寿州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庆垣,字薇卿,顺天府通州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维基
夏曾佑(1863年—1924年),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州人。清末民初学者。夏鸾翔之子。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夏曾佑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礼部主事。后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来往密切,并参加了维新派的活动。1895年,居于上海,发表评论于《时务报》。1895年底,到天津,和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奉派赴安徽祁门县任知县,后因母亲去世,转而在家居丧。其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史,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称《中国古代史》,根据历史进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中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1905年,清朝为实行预备立宪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夏曾佑任随员。考察完毕归国后,历任泗州知州、两江总督署文案。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至1915年7月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改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1924年,夏曾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