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7,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218 219 220 221 222 224 225 226 227 下一页
陈宗和(字 惠卿 )
僧廉泉(字 惠卿 号 南湖、岫云、小万柳居士、万柳夫人 名 廉庄 )
姜宗泰(字 保卿 )
孙卿裕
朱子镛(字 采卿 )
朱益浚(字 辅源 号 纯卿 )
林维朝(字 德卿、劳生 号 翰堂、怡园主人 )
王学潜(字 卿淇 号 畏庵 )
蔡元培(字 鹤卿、仲申、民友、孑民 号 隺庼 宜哥 意可 )
衷冀保(字 佑卿 号 鸾坡旧史 )
陈直卿(字 让六 )
霍元甲(字 俊卿 行第 四 世称 霍四爷 )
森川竹蹊( 键藏 字 云卿 号 竹溪、鬓丝禅侣 )
璥璐(字 耀廷 号 佩卿 )
其它辞典(续上)
朱益藩(字 长源 号 艾卿、定园 )陈宗和(字 惠卿 )
僧廉泉(字 惠卿 号 南湖、岫云、小万柳居士、万柳夫人 名 廉庄 )
姜宗泰(字 保卿 )
孙卿裕
朱子镛(字 采卿 )
朱益浚(字 辅源 号 纯卿 )
林维朝(字 德卿、劳生 号 翰堂、怡园主人 )
王学潜(字 卿淇 号 畏庵 )
蔡元培(字 鹤卿、仲申、民友、孑民 号 隺庼 宜哥 意可 )
衷冀保(字 佑卿 号 鸾坡旧史 )
陈直卿(字 让六 )
霍元甲(字 俊卿 行第 四 世称 霍四爷 )
森川竹蹊( 键藏 字 云卿 号 竹溪、鬓丝禅侣 )
璥璐(字 耀廷 号 佩卿 )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益藩(1867年6月25日—1937年3月10日),字长源,号艾卿,又号定园,江西莲花县人,清末政治人物,朱熹之后,医术精湛,工诗文。光绪年间进士。民国初年曾任溥仪老师。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陈宗和(1867—1928),字惠卿,四川金堂县人。清末贡生。权宝鸡县篆,又任潼川分府知事。入民后曾作邓锡侯秘书,迭任平武、合川、新都等县知事。有医学著作《甘泉医案》及诗集《青门诗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廉泉(1868-1931) 字惠卿,号南湖,又号岫云。无锡人。在杭州与上海有别墅皆号"小万柳堂",远祖廉希宪为元右丞相,曾在北京钓鱼台构别墅,周植柳数百株,名之"万柳堂",此盖袭之,以怀先德也。杭州小万柳堂在花港观鱼处,亦名廉庄,后归蒋国榜,即今之蒋庄也。27岁中进士。 曾参与"公车上书",结识孙中山、徐锡麟、苏曼殊、吴稚晖等。 辛亥后隐居北京潭柘寺(又名岫云寺,廉号本此),殁即葬此。有名句"夕阳穿树补花红"。 吴芝瑛(1868-1934) 女,字紫英,号万柳夫人。桐城县高甸人。廉泉妻。生于桐城派文学家庭,父吴康之(号鞠隐),与吴汝纶为族兄弟,历任山东恽县等地知县,为官期间结识山东齐河县知县无锡人廉仲高,订儿女婚约。光绪十一年结婚,在无锡南门水獭桥居住十二年,后随丈夫移居北京。以诗书闻,瘦金书尤佳,慈禧称赏所书《楞严经》,特予召见,受两宫赏赐。光绪三十三年(1907)盟妹秋瑾被害于绍兴古轩亭口,吴方病,即约盟妹徐自华在杭州西泠桥畔买墓地,义葬秋瑾,并手书墓碑"鉴湖女侠秋瑾之墓",旬余撰《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归上海"小万柳堂"家中,供奉秋瑾遗像,改堂名"帆影楼"为"悲秋阁"。袁世凯称帝,愤然作万言书,有云:"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人物简介
廉泉,(1868.3-1931.10),字惠卿,号南湖,又号岫云、小万柳居士,无锡城内水獭桥人。5岁入学读书,16岁中秀才,19岁与安徽桐城吴芝瑛结婚。1894年中举人。精诗文,善书法,嗜书画、金石,并以其诗文书画交游于王公贵人之间。 民国20年,他独赴北平潭柘寺养病,并因信佛而入寺为僧。同年10月6日,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安葬于潭柘寺旁,终年63岁。 遗著有《南湖集》、《潭柘集》、《梦还集》、《梦还遗集》等。
人物简介
维基
姜宗泰(1868年—1946年),字保卿,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人,清末政治人物,书法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三甲第140名进士。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任户部主事。光绪三十年(1904年),署直隶安平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故城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卿裕,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21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朱子镛(1868—1949),字采卿,重庆铜梁人。家贫辍学,自学成才。民国九年入川军第三混成旅为军医。民国十一年起,任广安、珙县、高县徵收局长。有《海棠香馆诗稿》。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益浚(1847年—1920年),字辅源,号纯卿,江西莲花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知县。官至湖南辰沅永靖道,护理巡抚,辛亥革命后归里。民国九年(1920年)在家中病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维朝(1868~1934),字德卿,又字劳生,号翰堂,别署怡园主人,嘉义县人。七岁从林逢其学,遍读经子,学作八股文及试帖五言诗,喜览小说,并好围棋、弦管乐曲。光绪十一年(1885)创办「凤仪社」国乐团为祭孔乐局。光绪十三年(1887)取中县学生员。十九年(1893),督带乡勇,同新港县丞陈仁山直捣朴仔脚辖内沟尾寮庄匪首黄矮。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后,受任为打猫西堡团练分局长,乙未割台(1895),携眷返回福建原籍。明治三十年(1897)以水土不服,加上怀乡心切,乃挈眷归台。明治三十一年(1898)任汉文教师,明治三十三年(1900)辞教职,任新港区街庄长。三十五年(1902)授绅章,四十一年(1908)获聘为嘉义厅参事。大正六年(1917)改「登云书院」春秋二季之乐局为「舞凤轩」,奖倡新港北管剧团。十二年(1923)与新港文人共组「鷇音吟社」。生平著有《劳生略历》、《初啭集》、《怡园吟草》,编有《怡园唱和集》等。2006年林维朝曾孙媳陈素云选录编订其生平作品为《林维朝诗文集》,由国史馆出版。〖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陈素云主编《林维朝诗文集》,台北:国史馆,2006年11月。〗兹以陈素云编《林维朝诗文集》为底本,参考《初啭集》稿本、《怡园唱和集》稿本,以及黄哲永先生收藏之《怡园吟草》,与《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庆飨老典录》、《采诗集》、《栎社课卷》、《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钞》所刊登林维朝诗增补编校。(江宝钗、陈素云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学潜(1868~1927),字卿淇,号畏庵。台中清水三块厝人。祖籍福建安溪,其祖先王植瑚于乾隆年间渡台。二十岁补台湾县廪生,与堂兄王文章、王卿敏俱有声于时。乙未(1895)日军侵台,与林文钦、施仁思、庄士哲、许肇清、林朝选、吴鸿藻等地方绅士轮流负责彰化地区防务。明治卅年(1897)被任为庄长,未几辞职。曾旅居北平,戊戌(1898)维新失败,返归台湾。明治卅四年(1901)受任台中地方法院嘱托,调查旧惯;次年(1902)八月获授绅章;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栎社。大正十年(1921)「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后,被推为评议员。曾与蔡惠如、林瑞腾等创协和制糖株式会社,也曾组织竹材会社,并创立牛骂头信用组合。工书法,草书、隶书皆挺拔劲秀,尤精八分书,台中不少题匾皆出其手。〖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丹青忆旧:台湾早期先贤书画展》,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3年12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64。 〗有《卿淇诗草》六首收入《栎社第一集》,其他诗作散见《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鸟松阁集》、《寿星集》、《东宁击钵吟后集》等报刊诗集中,兹据以辑录编校。〖王学潜之生年有二说:一说1854年(见赖子清《台海诗珠》),一说1868年(见《台湾列绅传》)。因王氏有〈敬步则修宗兄六十自寿原韵〉诗,据诗题知王则修年纪长于王学潜,王则修生于1867年,因推知王学潜生年为1868年。 〗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蔡元培(1868-1940)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维基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蔡元培)敱,字仲申,又字鹤卿、民友、孑民,号隺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馀,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人物、翻译家,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他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理主席,亦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蔡元培25岁成进士,被点翰林院庶吉士,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他也是中国国民党监察委员,四一二事件时领衔发表《护党救国之通电》,要求清党。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把中国文化教育「从封建专制时代摆渡到民主自由时代」。手定教育方针,创立现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学学术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础。提倡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及人生观、世界观、美学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权与女权,致力革除「读书为官」之旧俗,开科学性研究风气。
人物简介
维基
衷冀保(?年—1945年),字佑卿,号鸾坡旧史,四川省成都府成都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学日本,习政法。回国后,曾摄蜀中县掾。辛亥革命后主讲成都各校,撰有《日本国史》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直卿(1868~1926),字让六,台北厅大龙峒人。「瀛社」早期社员。夙志于医,师事黄玉阶先生;后亦从商,经营樟脑制油生意及漕运业。公职方面,曾任地方税调查委员。明治卅三年(1900)授佩绅章,明治四十三年(1910)任台北市北区町保正。后因经商不利而败家。〖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岩崎洁治《台湾实业家名鉴》,台北:台湾杂志社,1912年。 〗无诗集行世,诗散见《寿星集》、《南菜园唱和集》、《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等诗选报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8—1909 【介绍】: 清直隶静海人,字俊卿。家传武术迷踪艺。父霍恩第有三子,元甲居次,合叔伯兄弟计之,排行第四,人称霍四爷。天津有俄国大力士狂妄称霸,元甲击败之,逐其出境。在上海与英国大力士奥比音相约比武,奥比音至期胆怯逃匿。元甲以国势积弱,外人讥我为“东亚病夫”,欲提倡武术,在上海创建精武体育会。成立仅两月而逝。
人物简介
简介
森川竹溪(1869—1917),日本人,明治、大正年间汉诗人。名键藏,字云卿,号竹溪,别号鬓丝禅侣。
人物简介
维基
璥璐(1861年—?),字耀廷,号佩卿,赵佳氏。直隶省天津府沧州(今属河北省沧州市)驻防镶白旗满洲吉永佐领人,晚清政治人物。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乡试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三甲第十四名同进士出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山东巡抚袁树勋题请补任山东博山县知县。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实补山东博山县知县。三年(1911年):十二月离任。其后情形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