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民历(民曆)
民用历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历法·颁历:“ 嘉靖 二十一年颁历之辰……若外夷,惟 朝鲜 国,岁颁王历一册,民历百册,盖以恭顺特优之。”
分類:民用历书
《國語辭典》:农历(農曆)  拼音:nóng lì
中国的传统历法,因适用于农事生产的时序,所以被称为「农历」。以观测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订定二十四节气,并配合月相以朔为每个月的初一,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为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但因比回归年的长度短,所以必须加入闰月,使得每个节气与月分能互相呼应,所以事实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参见「夏历」条。
《國語辭典》:万年历(萬年曆)  拼音:wàn nián lì
指永久使用的日曆,可查出过去及未來某一日期为星期几。
分類:适用历书
《漢語大詞典》:符历(符曆)
记录符命的历书。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尝作《大唐千岁历》,言 唐 德灵长千年,不合承 周 隋 短祚,其论大旨云……此天地之常期,符历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宪籍(憲籍)
历书与考绩的簿籍。管子·立政:“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 尹知章 注:“入籍者,入取籍于太府也。宪所以察时令,籍所以视功过。”
《国语辞典》:农民历(农民历)  拼音:nóng mín lì
一种盛行于我国民间的历书。通常用来查看吉日、良辰,或依照历上记载的节气而履行农事。
《国语辞典》:旧皇历(旧皇历)  拼音:jiù huáng lì
(歇后语)过时了。不是今年的历书,已经是过时没用的。比喻因循守旧或陈旧不堪的人、事、物。如:「还提那档子事!都旧皇历──过时了。」
《漢語大詞典》:隔年皇历
今年以前的历书,比喻过时的道理、规则。也作“隔年黄历”
《漢語大詞典》:隔年历(隔年曆)
去年的历书。比喻已失时效的废物。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四:“经义本儒者分内事,而一行作吏,则置之如隔年历;閒有作者,祇为子弟作嫁衣裳。 陈启新 誚为‘敲门砖子’,非诬也。”
《漢語大詞典》:傍通历(傍通曆)
指民间使用的普通历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傍通历则纵横诵之。”
《漢語大詞典》:日游神(日遊神)
(1).旧历书所载凶神名。 元 代《授时历》即有此名目。相传以癸巳至戊申十六日在房内东西南北中五方,己酉至壬辰四十四日出游。人宜避忌游神所在之方。见《协纪辨方书·义例·日游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今日他出门之时,正与日游神相触,便不至死,也要带伤上车。”
(2).指奔走钻营的人,含讽刺意。永乐大典卷二九四八引《秦京杂记》:“ 皇祐 、 嘉祐 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驰騖请託,一人号望火马,其中又一人号为日游神,盖日有奔竞故也。” 清 王晫 今世说·轻诋:“ 周櫟园 见士人日事奔竞,輒曰:是以日游神兼骑望火马者。”
《國語辭典》:老皇历(老皇曆)  拼音:lǎo huáng lì
(歇后语)过时了。不是今年的历书,已是过时没用的了。比喻因循守旧或陈旧不堪的人、事、物。如:「还提那档子事!都老皇历──过时了。」
《漢語大詞典》:麟德历(麟德曆)
唐高宗 麟德 二年颁行的历书。旧唐书·历志一:“ 高宗 时,太史奏旧历加时寖差,宜有改定。乃詔 李淳风 造《麟德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李淳风 最精占候,其造《麟德历》,自谓应 洛下閎 后八百年之语,似极精且密矣,然至 开元 二年,仅四十年,而纬晷渐差,不亦近儿戏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唐高宗 时, 李淳风 依据《皇极历》《麟德历》,被推为古代名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