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赵厕(趙厠)
指 豫让 藏身厕所谋刺 赵襄子 一事。《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劒客慙恩,少年报士, 韩 国 赵 厠, 吴 宫 燕 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李善 注:“史记: 豫让 者, 晋 人也,事 智伯 , 智伯 甚尊宠之。 赵襄子 灭 智伯 , 让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厠,欲刺 襄子 ,故言 赵 厠。”
《漢語大詞典》:水火坑
厕所的隐语。《水浒传》第六九回:“一个小节级吃的半醉,带 史进 到水火坑边。”参见“ 水火 ”。
分類:厕所
《國語辭典》:水火  拼音:shuǐ huǒ
1.水与火。比喻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品。《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东观汉记。卷一六。郑众传》:「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
2.比喻烹调饮食。《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3.比喻灾难。《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承你从水火中搭救我出来,一天恩德未报,我万不能出家。」
4.比喻彼此不能相容。《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
5.大小便的隐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亦且终日相处,这些细微举动,水火不便的所在,那里妆饰得许多来?」
《国语辞典》:坑厕(坑厕)  拼音:kēng cè
厕所、洗手间。《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
分类:厕所
《漢語大詞典》:厕床(廁牀)
厕所中的坐床。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建安 中,随 周瑜 拒 曹公 於 赤壁 ,建策火攻,语在 瑜 传” 裴松之 注引《吴书》:“ 赤壁 之役, 盖 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 吴 军人所得,不知其 盖 也,置厕牀中。”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师道 与二子伏厕牀下。”
分類:厕所坐床
《國語辭典》:茅坑  拼音:máo kēng
粪坑,简陋的厕所。因在地上挖一大坑,上用简单木架,盖上茅草,故称为「茅坑」。《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这裹肚,其实不知什么人遗失在茅坑傍边,喜得我先看见了,拾取回来。」也作「毛坑」。
《漢語大詞典》:末号(末號)
科举时代考场的最后一间号房。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 刘蕡 下第心无愧, 李广 封侯数不奇,教人悔,悔坐了文场末号,吃尽多亏。”按,末号例与厕所相邻。
《漢語大詞典》:屏厕(屏廁)
隐僻之处。指厕所。急就篇卷三:“屏厕清溷粪土壤。”法苑珠林卷九:“彼无威德者或依不净粪秽而住,或依草木塚墓而止,或依屏厕故塸而居,皆无舍宅,果报劣人。”
分類:隐僻厕所
《漢語大詞典》:杼厕(杼廁)
清除厕所。墨子·号令:“诸有罪过而可无断者,令杼厕利之。”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利,似谓除去不洁使之通利。’ 詒让 案:杼当为‘抒’;抒,除也。”
分類:清除厕所
《漢語大詞典》:沃头(沃頭)
厕所的隐语。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命如厕为屋头,称 并州 人咸凿土为室,厕在居之上故也。一説, 北齐 文宣帝 ,怒其 魏郡 丞 崔叔宝 ,以溷汁沃头,后人或食或避亲长,不能正言溷,因影为沃头焉。”
分類:厕所
《国语辞典》:茅厕的砖(茅厕的砖)  拼音:máo si de zhuān
(歇后语)又臭又硬。意谓厕所里的砖头味道又臭,质地又硬,就像一个人固执不通的脾气。如:「他就是这么顽固不通,脾气就像茅厕的砖──又臭又硬,真教人消受不起。」
《国语辞典》:茅纸(茅纸)  拼音:máo zhǐ
上厕所使用的纸。《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先生觉得肚中微痛,有个解手之情,拿了茅纸,走到那边推门。」
分类:厕所所使
《国语辞典》:坑儿(坑儿)  拼音:kēng ér
1.凹陷的地面。如:「这条路到处都是积了水的坑儿,非常难走。」也称为「坑子」。
2.旧时厕所中的粪坑。也称为「坑子」。
《國語辭典》:公共厕所(公共廁所)  拼音:gōng gòng cè suǒ
设于公共场所,供大众使用的厕所。
《漢語大詞典》:蹲坑
上厕所大便。 姚自豪 《特殊身份的警官》十六:“我肚子疼出来蹲坑,亲眼看见他进了房间。”
分類:厕所大便
《漢語大詞典》:放茅
监狱中在规定的时间里放犯人上厕所。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吃完午饭就‘放茅’,我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