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3
词典
3
分类词汇
60
共6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虎跳
中壤
踏步
中域
皮船
蛮夏
返回
骃原
山晕
踏脚
衽发
畿夏
内原
拆建
穰川
《国语辞典》:
虎跳
拼音:
hǔ tiào
似虎般的向上跳跃,而不落在原地。《西游记》第六回:「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分类:
向上
跳跃
不落
原地
《漢語大詞典》:
中壤
泛指中原地区。
《
晋书·裴嶷载记
》
:“ 慕容龙驤将军 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
分類:
中原
中原地区
原地
地区
《國語辭典》:
踏步
拼音:
tà bù
一种体操或军操的操练动作。身体站直,两脚在原地交替抬起、著地而不前进。如:「原地踏步」。
分類:
踏步
台阶
身体
迈步
散步
两脚
原地
交替
着地
《漢語大詞典》:
中域
(1).宇内,国中。 汉
张衡
《温泉赋》
:“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水之神灵。”
(2).犹言中原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
:“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 长卿 之儔,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
《
晋书·华谭传
》
:“秀异固产於方外,不出於中域也。”
分類:
宇内
中原
原地
国中
地区
《國語辭典》:
皮船
拼音:
pí chuán
用极坚硬的树枝做骨干,且覆以牛皮的圆形船。唐。
白居易
新乐府。蛮子朝
:「蛮子朝,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巂州道路遥。」
分類:
牛皮
高原
原地
地带
船身
急流
河道
矢石
道中
战船
树枝
骨架
牦牛
《漢語大詞典》:
蛮夏(蠻夏)
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
《
文选·李康〈运命论〉
》
:“以 仲尼 之行也……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 李善 注:“蛮,谓 蔡 楚 也……夏,谓 宋 卫 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愠彼蛮夏,蠢尔弗恭。”
分類:
蛮夷
华夏
边远
远地
地区
和中
中原
原地
《國語辭典》:
返回
拼音:
fǎn huí
回到原来的地方。如:「经过数载的努力,他衣锦荣归,返回故里。」
分類:
返回
原地
《漢語大詞典》:
骃原(駰原)
指生活在平原地区供役使的马。语本
《诗·小雅·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我马维駰,六轡既均。”
分類:
平原
原地
地区
供役
役使
马
《国语辞典》:
山晕(山晕)
拼音:
shān yùn
一种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所产生的反应。一般人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容易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称为「山晕」。也称为「高山反应」。
分类:
上空
空气
稀薄
高原
原地
地区
产生
反应
《國語辭典》:
踏脚(踏腳)
拼音:
tà jiǎo
旧时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张矮脚椅子,方便人上下,称为「踏脚」。
分類:
踏脚
踏板
踏步
举足
自行车
安置
迈步
两脚
三轮车
原地
床前
交替
等人
人力
转动
起落
落下
装置
上下
《漢語大詞典》:
衽发(衽髮)
犹言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亦指沦为夷狄。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癸亥》
词:“ 江 左惟公,争些子、吾其衽髮。”
分類:
中原
原地
地区
少数民族
装束
《漢語大詞典》:
畿夏
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后汉书·朱浮传》
:“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爰自畿夏,延及四方。” 李贤 注:“畿,王畿;夏,华夏也。”
分類:
京畿
中心
国中
中原
原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内原
指中原地区。
《隋书·音乐志下》
:“ 金陵 建社,朝士南奔,帝则皇规,粲然更备,与内原隔絶,三百年於兹矣。”
分類:
中原
中原地区
原地
地区
《漢語大詞典》:
拆建
通常指拆除旧建筑,在原地建造新的。例如:可以说多数街道的住房在这几十年间已经重新拆建过。
分類:
拆除
建筑
原地
建造
《漢語大詞典》:
穰川
获得丰收的平原地方。 宋
王禹偁
《感流亡》
诗:“试问何许人,答云家 长安 ,去年 关 辅旱,逐熟入穰川。”
分類:
获得
丰收
平原
原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