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转折
替换
初节
旧格
初衷
涂改
本封
同形
旧司
加密
停滞
本罪
本故
推翻
覆棋
《國語辭典》:转折(轉折)  拼音:zhuǎn zhé
1.转向、改变。如:「语气一转折,意思就不一样。」
2.曲折。如:「这出连续剧情节转折多变,结局出人意外。」
《國語辭典》:替换(替換)  拼音:tì huan
把原有的调换下来。如:「你去替换他一下」。
《漢語大詞典》:初节(初節)
(1).指元日。 三国 魏 曹丕 《孟津》诗:“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 唐 许敬宗 《奉和元日应制》诗:“天正开初节,日观上重轮。”
(2).原来的操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辞穷路单,将反初节。” 宋 富弼 《与陈都官书》:“然似有疑僕临富贵不能守初节,迺以忠义见勗。”
《漢語大詞典》:旧格(舊格)
(1).旧有的规章、条文。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礼部旧格,本无等第。”
(2).原来的风格。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一:“虽然媚荡新粧别,只与横斜旧格同。”
《國語辭典》:初衷  拼音:chū zhōng
最初的心愿。如:「不改初衷」。
《國語辭典》:涂改(塗改)  拼音:tú gǎi
涂抹文字,加以修改。唐。李商隐〈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漢語大詞典》:本封
原来的封爵。南史·荀伯子传:“ 瓘 功德不殊,亦无缘独受偏赏。宜復本封,以正国章。”
分類:原来封爵
《漢語大詞典》:同形
(1).同属一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不见 丰城 剑,千祀復同形。”
《漢語大詞典》:旧司(舊司)
原来的职守。 晋 陆云 《喜霁赋》:“復火正之旧司兮,黜后土於重阴。”
分類:原来职守
《漢語大詞典》:加密
把译成密电码
使比原来的致密
分類:原来致密
《國語辭典》:停滞(停滯)  拼音:tíng zhì
停止、不动。指受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状况,无法继续发展前进。《北史。卷四○。韩麒麟传》:「及白曜被诛,麒麟停滞多年。」
《漢語大詞典》:本罪
(1).原来的刑罚。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令天下繫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餘赎罪输作各有差。”
(2).本人罪行。《唐律·名例·共犯罪本罪别》:“诸共犯罪而本罪别者,虽相因为首从,其罪各依本律首从论。” 长孙无忌 等疏议:“虽是共犯,而本罪各别。”
《漢語大詞典》:本故
原来,原先。后汉书·刘盆子传:“攻破城邑,周徧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
分類:原来原先
《國語辭典》:推翻  拼音:tuī fān
1.推倒。如:「小心!别把椅子推翻了。」
2.否定原有的局势、体制、决议等。如:「推翻君主专制,实施民主政治。」
《漢語大詞典》:覆棋
(1).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2).泛称下棋。 唐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宋 陆游 《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 覆局 ”。
《漢語大詞典》:覆局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王粲 ﹞观人围棋,局坏, 粲 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失一道。”后谓棋局乱后,重行布棋如旧为“覆局”。亦用以形容聪慧。陈书·陆琼传:“ 琼 时年八岁,於客前覆局。由是都下号曰‘神童’。”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啼猿落雁之奇,鸞惊凤翥之妙,泻水悬河之辨,背碑覆局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