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西厢(西厢)  拼音:xī xiāng
西边的厢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唐。白居易〈长恨歌〉:「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漢語大詞典》:厢军(廂軍)
宋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仁宗 时始训练部分厢军以备战守。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唐 制,诸州有军,故刺史衔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今之厢军是也。”参阅宋史·兵志三
《國語辭典》:东厢(東廂)  拼音:dōng xiāng
正寝东边的厢房。《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乃屏错。错趋避东厢,恨甚。」《文选。张衡。东京赋》:「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
《國語辭典》:四厢(四廂)  拼音:sì xiāng
1.京城的四郊。《文献通考。卷六三。职官一七。都厢》:「熙宁三年五月,诏以京朝官曾历通判知县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厢。」
2.四周。唐。张籍〈学仙〉诗:「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3.朝会奏乐的地方。《南齐书。卷一一。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
《國語辭典》:两厢(兩廂)  拼音:liǎng xiāng
1.正房两旁的厢房。也称为「两厦」。
2.两边、两旁。《北史。卷九四。百济传》:「若朝拜祭祀,其冠两厢加翅,戎事则不。」
《骈字类编》:右厢(右厢)
宋史仪卫志见左部下使文献通考见右卫下度又唐上元中以北衙军 卫伯玉为神策军节使镇陕州中使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其军广德元年代宗避吐蕃幸陕朝恩举在陕兵与神策军迎扈悉号神策军天子幸其营京师平朝恩遂以军归禁中自将之然尚未与北军齿也永泰元年吐蕃复入寇朝恩又以神策军屯苑中自是寝盛分为左右厢势居北军右遂为天子禁军非他司比
《漢語大詞典》:东西厢(東西廂)
正房前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玉台新咏·古乐府〈相逢狭路间〉》:“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封缸有美酒,罗列东西厢。”
《漢語大詞典》:那厢(那廂)
何处;哪里。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唤 张千 那厢使用?”《西游记》第七二回:“ 土地 道:‘ 大圣 从那厢来?’”白雪遗音·八角鼓·桃杏花香:“古来多少风流女,至到而今在那厢?”鼓词《双开锁》:“客人,客人,你在那厢?”
犹那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当初那 巫山 远隔如天样,听説罢又在 巫山 那厢。”红楼梦第一回:“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那厢站的那个少年,便是 安公子 。”
《國語辭典》:厢兵(廂兵)  拼音:xiāng bīng
宋代驻守京师的精兵为禁军,其馀镇守诸州,而只供劳役的,称为「厢兵」。
《漢語大詞典》:厢军(廂軍)
宋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仁宗 时始训练部分厢军以备战守。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唐 制,诸州有军,故刺史衔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今之厢军是也。”参阅宋史·兵志三
《韵府拾遗 阳韵》:清厢(清厢)
周必大诗肇开讲席临清厢
《骈字类编》:南厢(南厢)
齐书谢[廿瀹]传[廿瀹]使典药吏煮汤失火烧郡外斋南厢屋五间又辄鞭除身为有司所奏诏并赎论
《國語辭典》:厢官(廂官)  拼音:xiāng guān
职官名。宋时将京城划分为若干厢,每厢置厢官一人,掌管都城各坊厢居民的讼事。见《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國語辭典》:边厢(邊廂)  拼音:biān xiāng
旁边。《水浒传》第二一回:「一张金漆桌子上,放一个锡灯台。边厢两个杌子。」也作「边厢里」、「边箱」。
《漢語大詞典》:八厢(八廂)
(1). 宋 时京城外划分的八个居民管理区。每区各置厢官,受理争斗讼诉之事;凡情节轻微者,可直接论断。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宋 朝 大中祥符 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厢。 真宗 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凡民有鬭讼,事轻者得以决遣。”
(2). 宋 代指从全国各州调集保卫京师的厢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先是军人 王俊 ,自称八厢,诈取军中钱物,配 广南 。”
《國語辭典》:车厢(車廂)  拼音:chē xiāng
车辆上用来载乘客或装货物的部分。亦借指车。如:「车厢内请勿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