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会考(會考)  拼音:huì kǎo
一种统一测验学习成果的考试。如:「毕业会考」、「教师会考」。
《国语辞典》:试脚(试脚)  拼音:shì jiǎo
1.大陆地区指参加足球赛。如:「此次各国足球劲旅到上海试脚的都是强队。」
2.足球赛赛前训练。如:「各国足球队一到达,立刻就安排时间到足球场去试脚,以熟悉场地。」
《國語辭典》:参展(參展)  拼音:cān zhǎn
参加展览。如:「此次法国坎城影展有多部国片参展。」
《國語辭典》:报名(報名)  拼音:bào míng
1.一种投考、应徵或参加各种活动时填写姓名及相关资料的手续。
2.报告自己的姓名。《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辞朝》:「投鸿胪寺报名,辞朝谢恩。」
《國語辭典》:军工(軍工)  拼音:jūn gōng
1.关于军事方面的工业。如发展车、船、舰、机、枪炮等工业。
2.军事工程。如建造要塞、机场等。
《漢語大詞典》:踏槐花
说郛卷六九引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復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 唐 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宋 苏轼 《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亦称“ 踏槐黄 ”。《孽海花》第五回:“原来 公坊 那年自以为臭不可当的文章,竟被 霞郎 估着,居然掇了巍科。但屡踏槐黄,时嗟落叶,知道自己不是金马玉堂中人物,还是跌宕文史,啸傲烟霞,还我本来面目的好。”亦省称“ 踏槐 ”。事物异名录·政治·赴试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谚云:‘槐花黄,举子忙。’故赴举谓之踏槐。”
《漢語大詞典》:从试(從試)
赴试;参加考试。 唐 韩愈 《复志赋》:“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拾……君之门不可逕而入兮,遂从试於有司。”
《漢語大詞典》:寓试(寓試)
不在原籍,而在所居之地参加考试。宋史·选举志二:“ 嘉熙 元年,罢诸牒试,应郎官以上监司、守倅之门客及姑姨同宗之子弟,与游士之不便於归乡就试者,并混同试于转运司,各从所寓县给据,径赴司纳卷,一如乡举之法。家状各书本贯,不问其所从来,而定其名‘寓试’。”元史·百官志八:“ 宋 自 景祐 以来,百五十年,虽无兵祸,常设寓试名额,以待四方游士。”
《國語辭典》:伙伴  拼音:huǒ bàn
同伴。参见「火伴」条。如:「伙伴们!咱们该歇歇了。」
《國語辭典》:夥伴  拼音:huǒ bàn
同伴。如:「他是我们登山的老夥伴。」《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你是少妇,该结了夥伴才是,为什么自己一个便去?」
《國語辭典》:火伴  拼音:huǒ bàn
古代兵制,十人为火,同于一灶起火作饭,故称同火的人为「火伴」。《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后来泛指同伴。《水浒传》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两个,带领十数个火伴,那里开店。」也作「伙伴」。
《漢語大詞典》:充试(充試)
参加科考。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不想州司,谬取臣 邕 充试,到京畿,岂料蒙恩,叨居上第。”
分類:参加科考
《國語辭典》:补考(補考)  拼音:bǔ kǎo
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或考试未能及格,再另行择期补行考试,称为「补考」。
《國語辭典》:党徒(黨徒)  拼音:dǎng tú
参加某一政党或派系的人。含有贬义。如:「此次游行活动中,该党党徒的暴力抗争行为,无法获得社会大众认同。」
《國語辭典》:目击者(目擊者)  拼音:mù jí zhě
亲眼见到事件发生经过的人。如:「他是这次车祸的唯一目击者。」
《漢語大詞典》:从飨(從饗)
跟随参加宴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赵衰 以文胜从饗, 国侨 以修辞扞 郑 。” 范文澜 注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穆 享公子 重耳 。 子犯 曰:‘吾不如 衰 之文也,请使 衰 从。’”
《漢語大詞典》:走穴
(1).指临时拼凑演员,名义上由一个或几个单位主办,而实际上由某几个人组织的文艺演出。《人民日报》1989.4.5:“这样的文艺晚会都对外标明一个或几个主办单位。实际上,晚会大多是由某几个人组织的。人们把这样的文艺演出称为‘走穴’,把‘走穴’的组织者称为‘穴头’。”
(2).谓参加这种演出。《新民晚报》1989.4.24:“今天,一些影星、舞星、歌星,包括节目主持星等等群星,也到下面‘走穴’,也可能站在‘野台子’上热闹一番。然而,人们不无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光彩往往被过重的市侩气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