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38,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徐明善(字 志友 号 芳谷 )
王兴宗(字 友开 )
刘将孙(字 尚友 号 养吾 别称 小须 )
汤仲友(别称 汤仲元 益 字 端夫、损之 号 西楼 )
何文季(字 子友 )
夏友兰(字 幼安 )
严侣(字 君友 高节先生 )
徐必友(字 仁卿 号 逸叟 )
苏友龙(字 伯夔 号 栗斋 )
贾鲁(字 友恒 )
林济孙(字 石友 )
张友明
释正友(别称 古梅禅师 正友 于 )
周友常(字 景贤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友益(号 水窗 )徐明善(字 志友 号 芳谷 )
王兴宗(字 友开 )
刘将孙(字 尚友 号 养吾 别称 小须 )
汤仲友(别称 汤仲元 益 字 端夫、损之 号 西楼 )
何文季(字 子友 )
夏友兰(字 幼安 )
严侣(字 君友 高节先生 )
徐必友(字 仁卿 号 逸叟 )
苏友龙(字 伯夔 号 栗斋 )
贾鲁(字 友恒 )
林济孙(字 石友 )
张友明
释正友(别称 古梅禅师 正友 于 )
周友常(字 景贤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8—1332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号水窗。家贫力学,博贯经传子史、天文地理、律历象数。宋亡,筑室山间,研精覃思三十年,著成《通鉴纲目书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5 【介绍】: 元恩州人,字友开。为人真率,好饮酒。以荐授濮州儒学正,怀檄饮于市中,醉归失檄,遂不得赴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汤仲元。宋元间平江人,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号西楼。淹贯经史,气韵高逸。学诗于周弼。宋亡,浪迹湖海。有《壮游诗集》。全宋诗
汤仲友,号西楼,初名益,以字行,后更字端夫,一字损之(《浩然斋雅谈》卷中),吴(今江苏苏州)人。学诗于周弼。有《北游诗集》,已佚。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七八。今录诗六首。元诗纪事
仲友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宋亡,浪迹湖海,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东莞人,字子友。从李昴英游,仕宋季,后弃官归。厓山之战宋亡,恸哭成疾,临卒,戒子孙不得复仕。有《兰斋集》。全宋诗
何文季,字子友,东莞(今属广东)人。从李昴英游。尝出仕,宋末弃官归。及厓山之变,遂隐卧不出。临卒戒子孙不得复仕。著有《兰斋集》,已佚。《宋东莞遗民录》卷下有传。今录诗二十三首。全粤诗·卷四九
何文季,字子友。东莞人。少时以孝友闻,重节义,志尚卓特。曾从师李昴英,学行弘正,学者尊之。宋末出仕,后弃官归。厓山之变,恸哭成疾,遂隐卧不出。闻人谈故国之事,则慷慨扼腕。惟与赵东山、陈大震等遗民相吟咏,以寓黍离之感。临终,诫子孙不得仕元。有《兰斋集》。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清郭文炳康熙二十八年《东莞县志》卷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12 【介绍】: 元抚州乐安人,字幼安。事母以孝谨闻。从吴澄学。成宗大德中建鳌溪书院,捐田五百亩,以赡学者。荐授将仕佐郎、同知会昌州事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 【介绍】: 宋元间建德桐庐人,字君友。宋亡不仕,居家教授。尝与谢翱等哭祭文天祥于西台。居亲丧,一用朱子礼。及卒,门人私谥高节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54 【介绍】: 元温州路平阳人,字仁卿,晚号逸叟。尝游大都,中书左丞许有壬甚器重之,命授以官,而主铨吏求赂,遂不就而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78 【介绍】: 元金华人,字伯夔,号栗斋。尝学经于许谦,以才推择充府史,擢绍兴路萧山县尹,弛禁利民,开仓赈饥,改本路总管府经历,不上。转行枢密院照磨,升行省都事。所至有政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7—1353 【介绍】: 元河东高平人,字友恒。以明经领乡贡,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历潞城县尹,选丞相东曹掾。顺帝至正三年,修辽、金、宋三史,召为《宋史》局官。俄拜监察御史,改工部郎中。四年,河决曹州、汴梁,又决白茅堤,又北决金堤,日趋东北流。鲁奉命行都水监,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绘图进策。十一年,以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十三路民工十五万人及军士二万人,塞北河,浚南河,历八月完工。进集贤大学士。寻拜中书左丞,从脱脱镇压红巾军,破徐州,分攻濠州,卒于城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仙游人,字石友。顺帝至元元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寻除侍讲。时岁大饥,济孙上治安十策,帝奇其才,诏与欧阳玄、吕思诚修宋、辽、金三史。后又上治河十策,诏同运使贾鲁塞北河,通南河,以复故道,历五月告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9 【介绍】: 元化州路吴川人。顺帝至正九年海盗犯合浦攻珠崖,化州路通判游宏道用为先锋御之,力战阵亡。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古梅禅师者。名正友。姓于氏。广信人也。住闽之高仰山。为绝学诚禅师入室之真子。诚得道于灵云定。定嗣雪岩钦。钦为友四世之祖也。友为人。文而烈。不依违两可。好立言行。以洁白著声。初依末山本得度。本示以禅关节要。不领。因循住江淮两浙之间。归省本。本揭其所得。友罔措。本曰。你参病鹤禅耳。翥翼九天。未有日在。友愧无所容。乃遍历宗庭。因小便触地。恍有所发。又参绝学诚公于洪州之般若寺。诚曰。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且道是许它语。未肯语。对曰。言下委然。诚大笑而起。次早友得上方丈。诚曰。夜来事作么生。友以坐具便摵曰。灵云捉得贼。玄沙不放赃。即今赃贼一时断还和尚了也。曰。黄檗打临济意作么生。友喝。诚曰。筑大愚三拳则且置。因甚又来掌黄檗。友拟对。诚摇手曰。不是。友曰。毕竟那个是。诚击之曰。不是不是。次早友又上方丈。诚厉声曰。抽袈裟。友拟议。诚痛打三十。友连喝。复打六十。次早哀求挂塔。诚公不许。且叱之。于是友浮沉。岁月自爱也。度夏雪岩。因读法昌语。豁然有新證。乃书颂古数则。寄呈般若诚公。诚曰。此人得我第三番竹篦。气力犹欠脱壳在。今兄弟家。三年五载做工夫。无个入处。将从前话头抛却。不知行到中途而废。可惜前来许多心机。有志之士。看众中柴乾水便僧堂温煖。发愿三年不出门。决定有个受用。有等才做工夫。但见境物现前。便成四句。将谓是大了当人。口快舌便。误了一生。三寸气消。将何保任。若欲出离。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友遥闻之。闺阁中物。一时放下。又三年赴斋。打动钵盂。乃彻法源。披伽黎焚香。向般若大展曰。非吾师大机大用。正友几成木强人耳。住后上堂曰。慧剑单持。明行正令。拟议不来。丧身失命。还有当锋底么。良久云。正好一帆风过海。个中不遇驾涛人。喝一喝。又曰。月落山头惨。云横谷口阴。欲明生死事。直指本来心。且道如何是本来心。夜静不劳重借月。玉蟾常挂太虚中。至正壬辰深春高。仰山树不颖。泉忽涸。众惧。友曰。老僧向后自有嘉徵。五月初三。集众跏趺。垂训谆谆。奄然敛目而寂。仰山泉始涌。树始花。友初住天心。掘地见藏金。友掩之。或曰。无主之物。方便纳之。以兴佛事。曷不可乎。友曰。吾教以檀施为佛事。发藏得物。未之载也。冒而容之。宁不惭乎。其夜风雨暴作。巨石崩压其处。人名其山。曰却金山。 赞曰。蒿枝之令。数百年来。丛林畏而不闻矣。是以驴乳十斛。杂滥人间。而端人正士。故有流涕长太息之感也。诚公滴桃源真乳于严霜巨冻之秋。而古梅之器琉璃也。自无迸裂之患。则雪岩横出一枝。灼可观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青州人,字景贤。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馀姚学正,升庆元路提举。方国珍起事后,退隐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