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顺乡(順鄉)
随从乡俗。管子·四时:“赏赐赋爵,受禄顺乡。” 尹知章 注:“顺乡,谓不违土俗之宜也。”
谓随顺时月而依次居不同方位发布政令。文选·张衡〈东京赋〉:“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薛综 注:“乡,方也。言颁政赋常,随时月而居其方。” 刘良 注:“顺,随也。言班政赋教,必随时月而居其方。”
《漢語大詞典》:露檄
发布公告。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吕蒙 ﹞遂称病篤。 权 乃露檄召 蒙 还,阴与图计, 羽 果信之,稍撤兵以赴 樊 。”晋书·华谭传:“ 陈敏 之乱, 吴 士多为其所逼……﹝ 华谭 ﹞露檄远近,极言其非。”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吴稷》:“有 海丰 令以墨黜,犹治事,公露檄驰使逐之。”
分類:发布公告
《国语辞典》:省令  拼音:shěng lìng
1.省政府所发布的命令。
2.日本中央各部都称为省,故各部大臣所发的号令也称为「省令」。
《漢語大詞典》:汗号(汗號)
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颜师古 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庆典,特颁汗号,使之荡涤瑕秽,洒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
《漢語大詞典》:颁式(頒式)
谓发布命令统一某项事物的规格或样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平头巾网巾:“今里老所戴黑漆方巾,乃 杨维楨 入见 太祖 时所戴,上问曰:‘此巾何名?’对曰:‘此四方平定巾也。’遂颁式天下。”
《国语辞典》:下旨  拼音:xià zhǐ
古代君王发布命令。
《漢語大詞典》:猥发(猥發)
(1).猛烈发作。 汉 王充 论衡·死伪:“臭闻於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
(2).广为发布。文献通考·经籍一:“若猥发明詔,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致,观阁斯积。”
《漢語大詞典》:台敕(臺勑)
朝廷发布的命令或指示。《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
《國語辭典》:颁发(頒發)  拼音:bān fā
1.颁布、发布。如:「段考成绩揭晓,老师颁发奖品给成绩优良的学生。」《清史稿。卷一五七。邦交志五》:「其禁止米谷以及禁期内应运之漕米、军米数目,各告示均须由中国政府颁发,以期共见。」
2.发给、授予。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或政府对人民发给钱谷或其他物品而言。清。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一。户部。釐税》:「湖北省军兴以来,饷需支绌,请颁发部帖,劝商捐换,并咨取江苏抽釐章程,设局试办。」《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解给》:「盖非上司颁发,无号可稽。」
《國語辭典》:押榜  拼音:yá bǎng
在布告文书上签字。《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操闻此信,便押榜数十张射入城去。」
《國語辭典》:播出  拼音:bò chū
利用扩音器、收音机、电视机或网路平台传送讯息或节目。
《漢語大詞典》:将军箭(將軍箭)
(1).隋书·史万岁传:“军次 冯翊 ,见羣雁飞来, 万岁 谓 士彦 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 史万岁 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后因以“将军箭”为称美射技高超之典。 唐 温庭筠 《猎骑》诗:“蚕飢使君马,雁辟将军箭。”
(2).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说话算数。 许地山 《缀网劳蛛》:“男人说话将军箭,事已做出,哪里还有脸皮收回来?”
《漢語大詞典》:郁令(鬱令)
谓阻挠君令的发布。管子·君臣下:“鬱令而不出者,幽其君者也。” 尹知章 注:“鬱,塞也。君之令而不出行者,将欲幽君也。”
分類:阻挠发布
《漢語大詞典》:喧谕(諠諭)
太平天囯 《天朝爵职称谓》坚定以 洪仁玕 名义发布或由诸王联名发布而由 洪仁玕 领衔之文告称“諠諭”。諠,通“ 宣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天囯 开朝精忠军师殿右军 干王 洪 諠諭:照得治囯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戒浮文巧言谕》:“天父天兄天王 太平天囯 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 干王 洪 、顶天扶朝纲 幼赞王 蒙 、殿前忠诚二天将 李 为諠諭合朝内外官员书士人等一体知悉:照得文以纪实,浮文在所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
《国语辞典》:明法审令(明法审令)  拼音:míng fǎ shěn lìng
申明法令,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使人人遵守。《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